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低血压不容忽视

发布日期:2014-10-01 14:49:58 浏览次数:1600

原发性低血压再分为体质性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体质性低血压常见于体形消瘦的年青女性,多数无自觉症状,多于时发觉,有时可以伴随倦怠、头昏健忘等症状。体位性低血压又称为竖立性低血压,在改变体位(从卧位忽然转为竖立位)或长时间站立时出现血压下降。其原因为循环调剂功能紊乱,症状包括两方面,一是的表现(眩晕眼花、、虚脱等)。二是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心动过速、大汗等)。

继发性低血压包括内分泌性低血压、心血管性低血压、肾脏疾病性低血压、神经源性低血压、低血容量性低血压以及药物性低血压。

内分泌性低血压多见于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可由肾上腺皮质本身、脑垂体以及下丘脑等部位病变引起,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低血压;实验室检察包括血皮质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检测,ACTH兴奋实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兴奋实验等。这些实验对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病变部位的定位诊断有很大帮助。内分泌性低血压偶见于甲状腺或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嗜铬细胞瘤以及神经性厌食等疾病,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心血管性低血压多见于主动脉瓣狭小、二尖瓣狭小、缩窄性以及等疾病。这主要由于心脏结构出现异常而导致心输出血量减少所致。

肾脏疾病低血压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病人由于心包积液,植物神经调剂功能障碍而出现低血压;综合征病人由于渗透压下降,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而出现低血压。

神经源性低血压:多可以找到各种基础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脊髓横断损伤、、病和多发性都能够引起植物神经功能损害,循环调剂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低血压的出现。

低血容量性低血压:临床上的慢性低血压主要见于脱水状态,包括慢性呕吐、,使用利尿剂治疗等情况。

药物性低血压:交感神经切除,使用抗药物治疗以及利尿治疗等情况均可引起低血压,经过询问病史即可判定。

关于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病人,应避免体位的忽然变更,动作应缓慢,不要过急过快,站立时间应尽量缩短。若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应立即将病人平放仰卧,避免搬动,尤应禁止头居高位姿态的搬动。这种患者平卧后血压多可迅速回升至正常,无需非凡处理。若时间过长,血压仍较低,可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50%葡萄糖40~60ml,必要时可酌情应用升压药物。

关于单纯药物性低血压,一般在停药、病人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后,血压可慢慢恢复正常。

其他病因所致低血压,应及时来就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防止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听了上述权威专家关于“低血压不容忽视”的介绍,大家可能都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假如您还有其他想了解的,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查看或咨询。“健康”、“美丽”是现代人所最求的,也是我院服务的宗旨!我们真心的希望您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也有美丽灿烂的好心情!

(编辑:袁达)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