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肉瘤的癥狀及治療方法
目錄1 拼音2 英文參考3 概述4 治療措施5 病理改變6 臨床表現7 鑒別診斷
1 拼音zhī fáng ròu liú
2 英文參考liposarcoma
4 治療措施手術治療是脂肪肉瘤治療中的第一選擇。局部的廣泛切除,是減少復發、轉移的有效措施。因為脂肪肉瘤淋巴結轉移罕見,引流區淋巴結清掃多無必要。
放射治療的意義,有文獻報道粘液型脂肪肉瘤放射治療較敏感。但總體來講放射治療對脂肪肉瘤不是主要治療手段,我們多用于腫瘤邊緣切除的病人,防止局部復發,對于局部能行根治性切除或廣泛切除的病人,術后放療意義不大。
化療由于高分化脂肪肉瘤惡性度低,轉移的可能性小,化療意義不大。對于惡性度較高的類型為術后防止轉移,可以行化療。由于現在尚無對脂肪肉瘤特效的化療藥物,我們多采用聯合化療,常用的藥物有阿霉素ADM、順鉑DDP、環磷酰胺CTX、長春新堿VCR對于發現臨床轉移以前的微小轉移灶有治療意義。
由于脂肪肉瘤的組織學型多,根據文獻報道及我們自己的經驗,高分化型及粘液型脂肪肉瘤預后較好,5年生存率可達80%左右,多形型、圓細胞型、去分化型脂肪肉瘤預后差,5年生存率20%~50%。轉移以血行轉移為主,多轉移到肺。
5 病理改變1.肉眼所見一般包膜完整,與周圍組織界限較明確,切面一般呈黃色,灰白色,可呈分葉狀,較大的可有出血、壞死。
2.鏡下所見主要是見到脂肪母細胞,不同分化階段的脂肪母細胞及成熟的脂肪細胞等。這些腫瘤性細胞,由于分化階段不同,細胞形態也不同,其共同的特點是,各種脂肪肉瘤細胞不論分化高低,都有不同程度的異型。
根據細胞成分的不同,脂肪肉瘤又可分為:①高分化脂肪肉瘤,也稱脂肪瘤樣脂肪肉瘤;②粘液型脂肪肉瘤;③圓細胞型脂肪肉瘤;④多形型脂肪肉瘤;⑤未分化型脂肪肉瘤。
6 臨床表現多見于30~70歲患者,以50歲左右發病最多。男性多于女性。四肢特別是大腿、臀部好發,上肢、腹膜后、頭、頸塊,直徑3~10cm多見,后腹膜巨大者直徑可達20cm以上,腫瘤常為結節狀,或分葉狀,質軟或稍硬。
7 鑒別診斷最終要靠病理學的診斷,主要鑒別的腫瘤要與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中的普通型和粘液型以及橫紋肌肉瘤中的多形型鑒別。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