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状肉瘤
葡萄状肉瘤对化疗及放射治疗敏感性均低,因此多数作者主张施行广泛性手术切除,术后补充放疗。
对于手术方式有不同看法。病变局限者,可单纯摘除肿瘤,电灼基底部,但容易再发。因此,一般主张广泛性子宫及阴道切除术。但有人提出此种手术对幼女难以施行,可尽量摘除肿瘤后加镭锭照射2000~3000mg小时。亦有人报告对婴幼儿阴道葡萄状肉瘤采用单纯放疗,6周内给予组织量50Gy。
化疗对阴道肉瘤无肯定疗效,可作为综合治疗措施之一,选用的药物有噻替哌、坏磷酰胺、5-氟脲嘧啶、更生霉素、阿霉素、长春新硷及N-甲酸溶肉瘤素等。
阴道肉瘤预后很差,5年存活率约为15%,多数于2年内死亡。有人认为肉瘤的组织类型、侵犯范围、有无血行转移及瘤组织中核分裂相多少等与预后有关。
外科治疗:由于紧邻膀胱、尿道、直肠使手术范围受到限制。另外还有保留阴道功能和对患者心理承受力的影响。目前认为小范围的术式比阴道根治术更适宜。原位癌:阴道黏膜剥除术。Ⅰ期:累及阴道上壁,行根治性手术切除、部分阴道切除加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阴道下壁受累,治疗原则同外阴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
放疗:Ⅰ期病变放疗是替代疗法,无手术效果好。余下期别放疗,通常采用外照射与内照射相结合应用,最大限度的肿瘤控制推荐剂量至少70Gy,有作者认为放疗是有效治疗。5年存活率可达到0期100%,Ⅰ/Ⅱ期77%,Ⅲ/Ⅳ期56%。
由于阴道癌少见,无统一的治疗标准,治疗中强调分别对待。[1]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