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春季易发鹅口疮 口腔卫生要注意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牙床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5、长期服用抗生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
宝宝感染鹅口疮后表现得非常烦躁不安,宝宝会因疼痛而拒绝吃奶,那就要带宝宝去医院就诊,否则造成宝宝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
如鹅口疮扩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管,一旦受到牵连,宝宝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疼,拒绝喝水,有可能出现脱水。
如果不及时治疗,酵母菌还可能波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当然,弥漫性酵母菌感染十分罕见。
宝宝吃奶后,如果没有及时清洁,会形成奶块/奶瓣,这与鹅口疮有一些相似,对缺乏经验的新手父母来说,区别它们的办法就是:用湿棉签轻轻擦拭,白色块状物消除,是奶块/奶瓣;假如擦除困难或留有红色创口,则表示宝宝患了鹅口疮。
马牙是长在牙床上,白色颗粒状、摸着比较硬,不是软的水泡。鹅口疮是真菌感染造成的,口腔内可见一块块的白色膜状物,擦掉后可看见底下感染发红的口腔粘膜。
注意:父母要注意新生儿的口腔卫生,不要随意为孩子挑、擦马牙马牙,应根据自身宝宝马牙的不同情况,向医生咨询。
念珠菌在碱性环境下很难生长繁殖,因此患上鹅口疮宝宝可以用2%的碳酸氢钠溶液(小苏打粉加温开水稀释),用软棉布沾湿后清洗口腔,每天45次。需要注意的是,选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后,不需再用温水清洗了。
日常家庭用的金银花、野菊花煮水清洗口腔也是可行的,清洗小儿口腔后不用再加温水洗口,利用中药的苦味还可以刺激分泌唾液,患儿自动吐出口水,也是个很好的自身机械清洗,家长只需加个软毛巾帮助小儿擦口水即可。
局部用药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
应选择容易消化吸收、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并适当增加维生素B和C的供给,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有的妈妈爸爸为消除感染,常自作主张给孩子服抗生素类药物。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时,那些可以产生抗白色念珠菌物质的微生物数量因使用抗生素而减少时,白色念珠菌就迅速繁殖,从而使病情加重。
较早之前,人们喜欢用紫药水来治疗薄薄的鹅口疮,但现有研究表明,龙胆紫有可能致癌,并且容易灼烧皮肤,禁用于口腔黏膜部位。
有些妈妈爸爸在用上述苏打水清洁的方法给宝宝治疗后,看到宝宝口腔的病变已经消失,就立刻停药,这样容易复发。因此,用苏打水治疗鹅口疮时,在口腔内病变消失后仍需继续用药4~5日。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