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放射粒子有望成治疗肺癌重要方法

发布日期:2014-11-21 04:59:43 浏览次数:1595

6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办、厦门市第二医院承办的第八届全国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学术会议暨首届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论坛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微创治疗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探讨了近年来国内外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的新进展,并着重就放射性粒子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沛宏教授因为正在北美参加放射学术会议未能亲自到会,特地派其弟子出席会议并代其就肿瘤微创治疗进展作了精彩讲座。来自北京、广州、天津等地的粒子治疗领域的专家共十余人做了报告,厦门市第二医院市呼吸中心柯明耀教授也在会上作了《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专题报告。

厦门第二医院院长洪丰颖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说,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近几年来肿瘤微创治疗的进展明显提高了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隶属于厦门市第二医院的厦门市呼吸中心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已成为闽西南颇具影响力的品牌,在肺部疾病特别是肺癌的微创介入诊疗方面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展多途径(经皮穿刺、经支气管镜、术中)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为广大肺癌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医学界“大佬”

曾斥为“歪门邪道”

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放射介入治疗中心张福君教授语重心长地说,肿瘤治疗领域向来由肿瘤外科(手术切除)、放疗科(射线外照射)和化疗科(服用化疗药物)主宰,肿瘤微创治疗是独立于这三大学科之外的第四大学科,起初开展的时候,曾被肿瘤医学界的“大佬”们斥为“歪门邪道”。

“有人做过统计,1964年至2004年四十年间,肺癌治疗领域传统三大学科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但肺癌患者的有效生存期只提高了不到5个百分点。”张福君说,“这说明肿瘤治疗需要新思维、新方法。肿瘤微创治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放射性粒子是肿瘤微创治疗的重要内容。操作中,计算机根据肿瘤大小准确计算出植入粒子的位置、剂量,医生在CT或B超引导下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内,杀灭肿瘤细胞。该方法可广泛用于前列腺癌、肺癌等多种实体癌的治疗,在我国用于肺癌治疗较多。

将成为治疗

肺癌的重要方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中心王俊杰教授说,我国从2001年开始开展肿瘤微创介入治疗至今,越来越多医院参与进来。“我们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放射粒子将成为治疗肺癌的重要方法。”

王俊杰特别提到厦门市第二医院在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方面取得的成绩。“厦门市呼吸中心的柯明耀教授在国内独树一帜,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王教授也指出,开展的医院多了,就需要制定规范。此次大会上,专家们编撰了中国放射性粒子治疗的专家共识。王教授说,希望各路专家齐心协力,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力争用十年时间把放射性粒子治疗的规范编成一本教科书,给更多的人提供专业指导。

如何正确选择

肺癌微创介入治疗

肺癌微创介入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对于广大病患者来说,如何正确选择实在不容易。专家们指出,选择肺癌微创疗法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是否适合采用微创介入治疗。一些患者盲目崇拜“粒子刀”、“微波刀”等微创治疗方法,坚持要用微创治疗,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肺癌病人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病急乱投医,要到正规医院按照多学科综合治疗原则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微创介入治疗一般适合于不宜手术的病人、病灶较为局限的病人、肿瘤侵犯到大气道的病人、有远处转移需要处理转移灶的病人,不能盲目认为微创能治百病。

二是具体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病灶大小、范围、部位及患者的经济能力等合理选用。一般来说,微波刀适用于治疗肺部周围巨大病灶的肺癌;粒子刀适用于治疗肺部较小病灶或多个病灶的肺癌,肺多发结节病灶的转移癌,肺癌的远处较局限的转移灶。对于侵犯到大气道的肺癌,可选择通过支气管镜的微创介入治疗,如经支气管镜行微波、激光、冷冻消融,高频电凝电切,放射性粒子植入,局部注入化疗药,气道支架置入等。

文/图 记者 楚燕 通讯员 蓝玉培

名词解释

放射性粒子植入内放疗又称粒子刀或体内伽马刀,是将微型放射源(放射性粒子),在CT或B超引导下(或在内镜引导下)准确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侵犯的组织中,包括肿瘤淋巴扩散途径的组织,通过放射性粒子发出的持续低能量的射线,对肿瘤细胞持续不间断地进行杀灭,经过足够的剂量和足够的半衰期,使肿瘤细胞失去繁殖能力,而正常组织不受损伤或仅有微小损伤。它是一种内照射,有别于常规放射治疗的外照射。

肺癌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确,不过医学界公认:拒绝吸烟(包括被动吸烟)能有效预防肺癌。

厦门市第二医院市呼吸中心柯明耀教授指出,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40岁以上长期重度吸烟者(吸烟指数>400年支);有慢性肺部疾病者;有肿瘤家族史;长期接触石棉、石油、焦油、氯乙烯者。

肺癌很难自我发现,建议45岁以上人群每年做胸片检查。为了早期发现肺癌,40岁以上的人群出现以下症状需高度警惕:无明显诱因刺激性干咳持续2-3周;感冒或支气管炎之后,咳嗽久治不愈且逐渐加重;反复不愈的咯血痰;胸背部或肩部有较固定位置的疼痛;原有肺结核及慢性气管炎病史,咳嗽规律发生改变;原因不明的四肢关节及肌肉顽固性疼痛、皮肤麻木灼痛、 指端疼痛,出现杵状指(趾);男性乳房异常肥大;一段时间机体免疫力明显降低,感冒频发,或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食欲下降

厦门市第二医院市呼吸中心柯明耀教授告诉记者,肺脏血管丰富,癌细胞极易转移,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所有恶性肿瘤首位,是“癌中之王”。早期肺癌大多可采用手术根治,预后较好。但不幸的是,很多人发现肺癌已是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在厦门,10个肺癌患者顶多有1个来得及手术切除。”

柯明耀解释,晚期肺癌大多采用化疗、放疗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但是体外放疗副作用较大、病人耐受性差,况且不少病人因为长期吸烟,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更容易出现放射性肺炎等副作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是微创治疗,与普通放疗相比,具有能持续治疗、疗效较好、副作用轻、费用较低等优点。

第二医院市呼吸中心于2004年在厦门市首先引进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系统,并在全省率先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近3年来,市呼吸中心已为300多名肺癌患者施行了粒子植入术,扩大了中晚期肺癌的治疗方法。给肿瘤患者带来福音。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恢复良好。柯明耀说,“3年内完成300个病例的粒子植入术,这在全国也不多见。我们在这方面的技术已达到国内一流、省内领先水平。”



厦门市呼吸疾病诊治中心(市呼吸中心)(原鼓浪屿肺科)于2002年经省卫生厅批准成立,于2004年6月迁到集美第二医院总部,是厦门市重点学科,为福建省强势医疗品牌,在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二院副院长姜燕教授是闽西南惟一一位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的委员,呼吸中心三病区主任段明科教授是二院引进的德国汉诺威医学院博士、胸心外科专家。

厦门市呼吸疾病诊治中心拥有国内一流的技术及设备。拥有国内第一台气道超声设备及各种规格的支气管镜,在国内首先引进先进的气道冷激发试验设备,在厦门市首先引进放射性粒子、微波刀肿瘤治疗设备。

该中心设置床位120张,分设三个病区,即肿瘤病区、呼吸病区、胸外科病区。中心在肺癌的早期诊断及微创治疗、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支气管镜及内科胸腔镜微创介入诊疗方面具有一流的水平及独特的专科优势。在厦门市首先开展了支气管镜下氩气刀治疗、冷冻治疗、高频电刀治疗、支架置入,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肺癌的放射性粒子植入及微波热凝固治疗。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