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中医中药分型辨证治疰夏

发布日期:2014-10-20 01:30:00 浏览次数:1595

夏季气候炎热,雨水多,湿度大,人体容易出现全身困重、神疲乏力头晕心慌、食少纳呆、恶心呕吐等症,中医称之为疰夏,民间又称为苦夏,是夏季的常见病、多发病。

疰夏易发于体质较弱的老人、1~3岁婴幼儿、年轻女性。疰夏入夏后发病,长夏梅雨季节症状加重。患者多有夏季反复发作史,可作为诊断依据。中医辩治证型分述如下:

暑热伤津型 发热,少汗或无汗,口渴多尿,烦躁,神情疲倦,唇红干燥,咽红,食少便溏,舌质较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数。小儿指纹紫。

治则: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方药:清暑益气汤加减。

暑湿困脾型 神疲乏力,四肢困重,嗜睡懒言,身热不扬,恶心呕吐,脘腹痞胀,口腻纳呆,便溏不爽,舌质淡红,苔白腻或微黄腻,脉濡数。小儿指纹淡红。

治则:理气化湿,疏表和中

方药:藿朴夏苓汤加味。

治则:补气健脾,温中祛寒

方药:理中汤加味。

气阴两虚型 平素气虚,又感受暑湿,倦怠乏力,头晕目眩,神疲嗜睡,虚烦不安,口渴自汗食欲减退,形体消瘦舌胖有齿痕、苔薄、脉细弱。小儿指纹色淡。

治则:清署化湿,益气生津

方药:清暑益气汤加减。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