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新生儿出血症

发布日期:2014-10-22 21:00:29 浏览次数:1600

由于血液中凝血酶原不足、维生素K来源缺乏和肝功能尚不完善,新生儿出生1周内凝血因子降到成人的20%时,便容易出现出血现象。 新生儿出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的病症,多于出生后2~5日内发病,可通过注射维生素K1等方法治疗。

新生儿出血症的症状 多于出生后2~5日内发病。出血以胃肠黏膜最常见,表现为黑粪或伴随呕吐现象。脐、皮下及口鼻等亦可出血,以缓慢持续渗血为特点,病情较轻者4~5日后常自行停止。出血量多可有贫血,甚至出现休克。本病可分为3型,即早发型、经典型和晚发型,后者常见于婴儿期。

生后24小时内发病,常见于孕母使用干扰维生素代谢的药物。可有头颅血肿,颅内、胸腔内或腹腔内出血

生后2~3天发病,早产儿可退至两周左右。常见出血部位为脐残端、胃肠道(呕血黑便)、皮肤受压及穿刺处。

出生1个月后发病,与长期腹泻和长期使用抗生素、肝胆疾患和母乳喂养等有关。颅内出血多见。

新生儿出血症的治疗 出血者可给予维生素K1~2mg静脉滴注,出血可迅速停止,通常2小时内凝血因子水平和功能上升,24小时完全纠正。严重者可输新鲜冰冻血浆1020ml/kg,以提高血浆中有活性的凝血因子水平。 新生儿出血症的预防 产妇分娩前l周,给以维生素K肌注或口服,有预防作用。对初生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或母体缺乏维生素K的婴儿,在生后一周内要特别注意观察其精神、神志、面色、呕吐物和大便情况(主要观察其性质、次数、颜色和量),以及身体的其他部位有无出血倾向。 如有出血,应立即送医院诊治。同时不要惊动患儿,保持安静,以减少出血。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