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二期梅毒的癥狀及治療方法

发布日期:2014-11-14 13:10:59 浏览次数:1595

1 拼音èr qī méi dú

2 概述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全身性性傳播疾病。主要通過性交傳染。本病表現極為復雜,幾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的損害。如一期梅毒感染部位的潰瘍或硬下二期梅毒的皮膚粘膜損害及淋巴結腫大;三期梅毒的心臟、神經、胃、眼、耳受累及樹膠腫損害等,梅毒還可通過胎盤傳給下一代,引起新生兒先天性梅毒,危害極大。

3 病因病理病機梅毒是一種慢性疾病。盡管最初的損害中有大量梅毒螺旋體存在。但是梅毒不是由于毒性或炎癥物質的釋放或存在于組織中的梅毒螺旋體直接造成的簡單炎性反應。原發損傷的細胞侵潤內,急性炎癥反應中單核細胞占主導地位,多核白細胞則占此要地位。在梅毒感染初期階段在接近血管的細胞外部存在大量的梅毒螺旋體。

4 臨床表現為梅毒的泛發期。自硬下疳消失至二期梅毒疹出現前的時期,稱為第二潛伏期。二期梅毒疹一般發生在硬下疳消退后3-4周,相當于感染后9-12周。二期梅毒是梅毒螺旋體經淋巴結進入血行引起全身廣泛性損害。除引起皮膚損害外,尚可侵犯內臟及神經系統。

二期梅毒在發疹前可有流感樣綜合征(頭痛,低熱,四肢酸困),這些前驅癥,約持續3-5日,皮疹出后即消退。

斑疹,又稱玫瑰疹(薔薇疹),最多見。約占二期梅毒70%-80%。早發型者類似傷寒病的玫瑰疹。為淡紅色,大小不等,直徑約為0.5-1.0cm大小的園形或橢園形紅斑,境界較清晰。壓之退色,各個獨立,不相融合,對稱發生,多先發于軀干,漸次延及四肢,可在數日內滿布全身(一般頸、面發生者少)。自覺癥狀不明顯,因此常忽略(在溫熱環境中不易看出,在室溫較低則明顯易見)。發于掌跖者,可呈銀屑病樣鱗屑,基底呈肉紅色,壓之不退色,有特征性。大約經數日或2-3周,皮疹顏色由淡紅,逐漸變為褐色、褐黃、最后消退。愈后可遺留色素沉著。

5 檢查1.暗視野顯微鏡檢查:在皮損處,用玻片刮取組織滲出液或淋巴結穿刺液,見有活動的梅毒螺旋體。

3.活體組織檢查梅毒螺旋體,如用銀染色法(Warthin-starry)法或(Levoaditis法)或熒光抗體染色,可查見梅毒螺旋體,呈黑褐色,有螺旋結構,位于真皮毛細血管周圍。

4.不加熱血清反應素玻片試驗(Unheated Serum Reagin USR)也是VDRL抗原的改良,敏感性及特異性與VDRL相似。

(一)早期梅毒:包括一期、二期和病期不足兩年的潛伏梅毒患者,可給予青霉素肌肉注射,每側臀部120萬單位,共240萬單位,只注射一次。

(二)晚期梅毒:包括有三期皮膚、粘膜、骨損害等患者,病期在兩年以上的潛伏梅毒,心血管梅毒和神經梅毒等。對于良性晚期梅毒(血管、粘膜及骨等)可予以普魯卡因青霉素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每次60萬單位,共15次,總劑量900萬單位。或用芐星青霉素每周肌肉注射一次,每次240萬單位,共三次,總量720萬單位。

(三)對孕婦梅毒患者的治療:早期梅毒患者如能早期治療可防止發生先天梅毒。

(四)早期先天梅毒患者的治療:對已經治療的梅毒孕婦所生的嬰兒,應進行臨床及血清學檢查,直至血清學檢查轉陰或維持陰性三個月以上為止。

(五)晚期先天梅毒的治療:兩歲以上的先天梅毒治療方法可按成人的相應病期進行,其用量不超過成人的劑量。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