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宝宝更易发生尿路感染
受访专家/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郭素华
文/羊城晚报记者张华通讯员林惠芳
在儿科门诊,不乏见到一些家长带着小孩来看尿床,或过来询问自己家宝宝小便频繁等问题。儿科专家指出,小朋友尿床或频繁小便的这些问题很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有关,尤其是女宝宝,其生理结构决定更容易患上泌尿系统的疾病。因此,一旦宝宝出现了频繁排尿、排尿时哭闹(尿痛)、尿液有异味、发热等症状更要考虑是否这方面的问题。
小儿尿感不比成人低
萱萱快两岁了,以前很少尿床。最近几天,妈妈发现萱萱老尿床,有时甚至白天都尿湿裤子,刚尿完不久,又说要尿尿,妈妈对她的这一反常表现非常困惑,于是带着萱萱到医院去咨询。医生给萱萱做完检查后,发现尿液化验里有细菌。原来萱萱之所以老要尿尿,是发生了泌尿系统感染。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郭素华说,由于女宝宝的尿道比较短(大概1-2厘米左右),肛门与尿道口距离比较近,括约肌功能差等,这些生理解剖结构导致其尿道口极易受细菌感染。另外,很多家长为了贪图方便,给宝宝穿上尿片后不注意经常检查宝宝有无排尿排便,以至于尿片已经屎尿满了,还没及时更换尿片,这样宝宝的尿道口就会受到尿液或粪便的污染,让细菌经尿道引起上行感染。在临床上,小儿出现尿路感染的机会也并不比成人低。
小儿尿路感染多表现为发热
小儿发生尿路感染时,在临床上表现复杂多样,这个与成年人有所不同。郭素华说,有泌尿系统感染的宝宝,发热是一个主要临床表现,发生于婴幼儿期(1-3岁)的急性尿路感染,是以全身症状为主,比如发热、轻咳、反复腹泻等。排尿时哭闹,尿频或有顽固性尿布疹都应该考虑泌尿系感染。
郭素华还指出,给患儿做体格检查,还会发现宝宝外阴、尿道口红肿等。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如果孩子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发热、面色苍白、不肯吃奶、呕吐、腹泻等症状,家长切不可想当然认为宝宝得了“感冒”,随意使用退烧药。因为不少尿路感染的患儿在出现发热等症状时,易于被当作“上感”而使用抗生素,导致在尿液中不一定能培养出致病菌,有时需多次做尿液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才得以明确诊断,这就会延误了孩子的治疗时间。
及时换尿片,便后洗屁股
小孩患了急性泌尿系统感染,及时治疗是很容易康复,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治疗一定要彻底,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等到症状消失、尿液检查正常后,还应继续遵医嘱用药,疗程10-14天,再经过2-3次尿液检查正常后,才算是治愈。郭素华说,如果治疗不彻底的泌尿系统感染很有可能由急性转为慢性,进一步发展可以损害孩子的肾脏组织。
对于小儿尿路感染,除了及时彻底治疗外,预防宝宝的泌尿系反复感染也很重要。郭素华指出,家长应该做好宝宝会阴部的清洁卫生,不要贪图方便而经常使用一次性纸尿片,白天尤应少用,晚上使用尿片也要及时更换。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最好不要穿开裆裤,更加不要让宝宝乱坐在一些脏兮兮的地方。每次宝宝大便后用干净的温水洗净孩子的臀部,勿用尿布一揩了之。女孩清洗外阴要自前向后,清洗的时候由尿道向肛门的方向清洗,以免将肛门处的病菌带到尿道口,帮男宝宝清洗的时候,应注意睾丸皮肤褶皱处、大腿根部的清洗,男孩子要将包皮摞上去清洗,但注意不要损伤黏膜。
平时要多给宝宝喝水,多饮水能够冲洗尿道,对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有很重要的作用。在饮食上多吃清淡富含营养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也能帮助宝宝增强抵抗力。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