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春季皮肤病阻击战
皮肤瘙痒、皮肤溃烂……脸上长了很多小红疙瘩、一不留神,病毒悄悄爬上了你的脸。
春天是万病丛生的季节,病毒频频偷袭人们的健康。记者从我市各大医院皮肤科了解到,近期,病毒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以及春季性皮炎的患者明显增多。
近日,市民陈女士发现三个月的宝宝身上出现了成片的小丘疹,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小儿湿疹。
据皮肤科医生介绍,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浅层真皮及表皮炎症。近日很多正在吃奶的小婴儿患上湿疹前来就诊,小婴儿的湿疹中医又称为“奶癣”,轻者患儿面颊、额部有群集或散在轻度红斑及小丘疹;重者可出现大片红斑、丘疹、丘疱疹,局部还有明显的渗出。患儿会感瘙痒,抓破后可出现糜烂并可蔓延到头部、颈部。
据介绍,引起婴儿湿疹的原因主要是季节气候的变化,婴儿一时难以适应,加之有一些哺乳期的母亲食用了鱼虾、海鲜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促使婴儿的湿疹增多或加重。专家说,如果婴儿发生了湿疹,婴儿会有哭闹、烦躁不安等现象,家长应注意不要给孩子穿得太多或盖得太多。如果太热或太捂会使湿疹加重;湿疹局部要保持干燥、清洁,不能用肥皂或热水烫冼;可在局部外擦脱敏、止痒的霜剂,切忌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免加重病情。专家同时提醒,哺乳期的母亲应尽量少食或不食用鱼虾等刺激性食物。
上班族章小姐上个星期在右耳下方长了一个“小水疱”,开始以为是“青春痘”,所以也就没当一回事。几天过后,“小水疱”不但没有消失,还出现右脸暂时性麻痹。于是,章小姐赶紧到医院皮肤科求诊,医生说她长的是带状疱疹,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
据医生介绍,章小姐所患的是带状疱疹病毒性皮肤病,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多具有传染性。常见病种有水痘、风疹、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手足口病等。面部带状疱疹是疱疹病毒侵袭面部三叉神经后导致的疾病。患者一般首先表现为无名原因的皮肤剧烈疼痛,几日后皮肤上长出红斑,紧接着,沿着神经分布的区域,红斑会变成一丛丛、一簇簇绿豆大小的小水疱,即丘疹。在早期,有些患者往往不太重视,一般自行抹些药膏就完事了,延误了治疗的时机。医生表示,如果是面部带状疱疹,一定要尽早到医院就诊。如果延误治疗,病毒破坏神经、肌肉后,就会留下难以治愈的后遗症,如眼睛失明、神经痛、脑炎等。
专家表示,春季大家要尽量避免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减少病毒感染机会。另外,注意保暖,严防感冒,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对病毒的抵抗能力,也是预防此病的有效措施。
专家提醒,在春季小心防范疾病侵害的最佳方法就是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多参加体育锻炼,多喝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老人和小孩应尽量避免到人多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一旦出现感冒发烧、皮肤病、腹泻等症状切莫掉以轻心,应尽早到医院诊治,以确认自己所患疾病是因何而起。
针对春天忽冷忽热的气候,人们应当根据天气的冷暖添减衣被,注意保暖,以防受凉;要勤洗手,如果经常用不洁的手摸鼻子、揉眼睛,可大大增加染病的机会,所以要改掉爱用手触摸鼻、眼的习惯;应注意劳逸结合,不要熬夜,多锻炼身体,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尽可能少去医院、电影院、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宜用纸巾掩住口鼻,然后用肥皂清洗双手,并将痰液或鼻涕用纸巾包好弃于垃圾箱内,以免病菌传给他人。
① 本网(温州网)稿件中“稿件来源”一项一律标注“温州网”,本网以及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温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温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温州网(包括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稿件来源,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577-88857266。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