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谨防六种常见传染病和皮肤病
春季温差较大,是各类疾病多发的季节,急性病患者的就诊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根据有关资料的统计,春季医院的收诊率平均高于其他季节30%,并且疾病的种类也比较多,尤以上呼吸道传染病和皮肤病为多。记者就这两大类疾病分别采访了有关专家,希望能给广大消费者提供一点有用的知识。
●治疗猩红热青霉素有特效
综述:猩红热又名烂喉痧,是由一种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人有发烧、咽部红肿疼痛、舌呈杨梅状、身上有猩红色小点疹为其特点,少数病人可引起肾炎、风湿热等症,多见于2~8岁儿童。病人的鼻咽、排泄物含有病原菌(带菌者亦有)。病人起病急骤,初起怕冷,有发烧、咽部疼痛、头疼、呕吐等症状。经3~7天,可见弥漫性猩红色点疹,好像受冷时常见的鸡皮疙瘩,但不是白色而是红色,点疹间隔或呈红晕,或有细微的正常皮肤,压之退色。皮疹保持几小时或1~2天后逐渐消退,以后有脱屑。面部无皮疹、只有红晕,口周相对苍白,舌苔灰白,边缘充血红肿,伸出舌头一看,好像杨梅,又叫“杨梅舌”。病人还感到皮肤发痒。
预防及治疗:隔离患者,屋内用具要用消毒水清洗,室内通风换气,对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儿童,应给予药物预防。目前,一般采用肌肉注射青霉素或口服磺胺药物。治疗该病青霉素为特效治疗药物,但疗程一定要在7天以上,如治疗不彻底有可能导致肾炎和风湿性心脏病。另外,患者应吃流质食物,用湿盐水嗽口,
●预防麻疹注射疫苗是关键
综述:麻疹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近年来成人发病有增长趋势,多与人口流动有关。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
因本病疹点高出皮肤,如触麻粒,故中医名麻疹,又称痧子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并伴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属温病范畴。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0-12日。
预防与治疗: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作好疫情报告,麻疹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应隔离至出疹后10天。切断传播途径:在流行期间,尽量不让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增强人群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8个月婴儿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1次接种后免疫作用可维持4-6年;小于2个月或体弱多病儿接触麻疹可肌内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或成人全血,在接触麻疹后3-5日内注射者能减轻症状。
●传染性结膜炎应积极预防
综述:传染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炎。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可分为细菌性结膜炎和病毒性结膜炎两类,其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因此,本病常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等集体单位广泛传播,造成暴发流行。
红眼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地滚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有的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粘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预防及治疗: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因此,预防红眼病也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必须抓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身体抵抗力3个环节。积极治疗红眼病患者,并进行适当隔离。红眼病治疗期间,尽可能避免与病人及其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如洗脸毛巾、脸盆等。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去,对个人用品及幼儿园、学校、理发馆、浴室等公用物品要注意消毒隔离(煮沸消毒)。要注意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有条件时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水点眼。饮食以清淡为宜,酒类以不饮为宜。
综述:丘疹性荨麻疹是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成人亦可发病。由多种原因引起,常常会因为春夏季节昆虫叮咬后所发生,也可能由于对某些食物(鱼、虾、蛋等)过敏所引起。本病多发生在夏春季节,且每到此种季节即发病,可复发多年。初起几个小时后,发展为椭圆形红色硬丘疹,约花生米大小。丘疹的中央有小疱,有时为大疱和血疱。皮疹多成批发生,约数周内消退。丘疹奇痒,抓破后可引起细菌感染,好发于四肢、臀部,躯干部较少。
丘疹性荨麻疹需与水痘鉴别,后者好发躯干、四肢近侧及头面部,口腔粘膜常常被累及,自觉不痒或轻痒,但患者往往有低烧等全身症状。
预防及治疗:搞好环境卫生及居室卫生,以杜绝跳蚤、臭虫、蚊、螨等的孳生。住所喷撒杀虫剂,以消灭叮咬人们的节肢动物。限制过量蛋白(牛乳、鸡蛋)、糖果糕点的摄入,补充新鲜青菜、水果。
如患病可外用含0.5%~l%薄荷脑或炉甘石洗剂或2%樟脑霜,也可外用止痒粉。有继发感染的皮损,可外用新霉素软膏。
综述:体癣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甲板以外的平滑皮肤上的一种皮肤癣菌感染。股癣指发生于腹股沟、会阴和肛门周围的皮肤癣菌感染,实际上是发生在特殊部位的体癣。
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患癣家畜(狗、猫等)或间接接触被患者污染的衣物而引起。也可由自身感染(先患有手、足、甲癣等)而发生;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糖尿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者也易患本病;气候温暖、环境潮湿更有利于本病的发生。
预防及治疗: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使用癣病患者浴盆、拖鞋、毛巾及内衣等,避免与患癣的狗、猫接触。
治疗以外用药物为主。可酌情外搽灰氏癣药水、复方雷锁辛搽剂(卡氏搽剂)、3%咪康唑霜、1%~2%克霉哇霜、酮康唑霜等,每天2次,连续2—4周。皮损消退后继续用药2周,以免复发。对股癣及婴幼儿体、股癣患者宜选用较温和的药物。
●春季皮炎较轻者可自行痊愈
综述:春季皮炎主要发生在面部、颈部及手臂等外露部位,尤以额部及面颊部为多,表现为红斑。一年四季中,冬季阳光的紫外线含量最低,到春天来临时紫外线含量骤然升高,人们一下子难以适应,一旦受到强紫外线照射,即可引起皮肤损伤而发生日光性皮炎。加之春天气候变化无常,风沙大、少雨干燥,皮肤的角质层极易缺水,保护作用就会减弱,敏感肌肤就会发生干燥、发红、脱屑、瘙痒、干疼等症状,有的表现为红斑、丘疹和鳞屑等。
预防及治疗:如果患了春季皮炎,病情较轻者不需治疗,过数天会自愈。症状较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抗过敏药物。同时,要注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禁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因为皮肤经过白天的日晒风吹后,需要“休整”以补充营养和修复损伤的细胞。当出现瘙痒或干疼时,切忌用热水烫洗,也不宜用碱性大的肥皂清洗,以免刺激皮肤,加重病情。
(本文受访专家:解放军302医院感染一科副主任聂为民主治医师;空军总医院皮肤科刘玮主任医师)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