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小儿常见皮肤病与预防
为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炎热的夏季,皮肤科的专家们分析了来院就诊患儿的情况,认为今年夏季儿童皮肤常见病主要有以下几种,现将这些常见病的相关知识介绍给广大家长。
痱子:痱子也称为汗疹,是夏季小儿最为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主要是小儿的新陈代谢旺盛,在炎热的夏天,汗液大量分泌,如不能从体表挥发,就可以使汗管口浸渍、肿胀、堵塞汗孔,汗液排除困难,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刺激性炎症。在夏季湿热的环境中,皮肤表面的细菌数量也明显增多,产生的毒素也可以加重皮肤的这种炎症反应。
小儿痱子根据年龄的不同可有不同的表现。新生儿或小婴儿多表现为皮肤出现细小透明的小水疱,颜色发白,比较表浅,分布密集,俗称白痱。白痱子一般无自觉症状,除去致痱因素后,可在1-2天后自行吸收,留下少许白色糠状鳞屑。好发部位为头面部、颈部。大些的孩子则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红色小丘疹或丘疱疹。常突然出现并迅速增多,有的可融合成片,以面部、颈部、胸部以及皮肤皱褶处最为多见,可伴有瘙痒和灼热感。汗液浸湿后有明显的刺痛,孩子因此会出现烦躁不安,哭闹,用手抓挠。这种痱子也称为红痱。
如果痱子处理不当,合并了细菌感染,在痱子的顶端就会出现针孔大小的浅表小脓包,即称为脓痱。脓痱进一步感染扩大可以形成皮肤疖肿,出现发热、局部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继发或诱发脓包疮,甚至可以引起败血症的发生。
预防:1.加强小儿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要及时给小儿修剪指甲,保持手的清洁,避免抓伤皮肤,继发细菌感染。
2.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一般室内温度以28℃为宜。给孩子勤洗澡,洗澡水的温度要适宜,水温过低,可使皮肤毛细血管骤然收缩,汗腺孔也随即闭塞,使汗液排泄不畅,也可引发痱子或使痱子加重。
3.夏季不要给孩子使用粉质的爽身护肤品,以免与汗液混合阻塞汗腺开口,导致出汗不畅,引起汗腺周围的炎症。
4.夏季孩子的衣着应宽松,肥大,衣料应选择吸水性、透气性能好的薄型棉布,不要让孩子光着身子,以免皮肤受到不良的刺激。
脓包疮:脓包疮也是夏季一种常见的小儿皮肤病,它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具有传染性。脓包疮好发于面部、头皮和四肢,面部以口周、鼻部附近,耳廓为主。严重者可泛发全身。初发损害为皮肤红斑及水疱,迅速变成脓包,脓包壁破裂后出现局部糜烂,干燥后上覆有蜜黄色或灰黄色痂皮,可自行传播,向周围蔓延,也可融合成片。自觉瘙痒。重症者可伴有发热、淋巴结、淋巴管炎症等并发症。常见的病因是由于痱子、蚊虫叮咬后抓破感染所致。
预防:注意皮肤清洁,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及时治疗痱子、虫咬性皮炎等瘙痒性皮肤病。
虫咬性皮炎:夏季是各种蚊虫活动比较活跃的季节,小儿被蚊子、跳蚤、蚂蚁以及各种无名小虫子叮咬的机会也随之增多,小儿被蚊虫叮咬后,局部可出现红肿,在手部、四肢以及脚踝部有时可在红肿的基础上产生小水疱。其主要原因是小儿对蚊虫的毒素产生过敏反应。
预防:夏天要注意室内的清洁卫生,做好防蚊虫工作。孩子外出活动要尽量给孩子穿着长衣长裤,防止蚊虫叮咬,一旦被蚊虫叮咬,不要给孩子外用风油精、酒精等刺激性药物,以免加重过敏反应。如果被蚊虫叮咬的数量过多,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寻求医生的帮助。
间擦性皮炎;多发生于新生儿和一岁以内较为肥胖的婴幼儿。是由于这些小儿皮肤皱褶较多,这些皱褶处容易积汗、潮湿,皮肤角质层被浸软,加上经常摩擦,引发局部炎症。也是夏季小儿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好发于颈部、腋下、腹股沟、四肢关节曲面以及四肢皮肤皱褶处。表现为患处皮肤出现潮湿鲜红或暗红色斑,瘙痒并疼痛,小儿经常烦躁不安,哭闹。严重者可出现局部有液体渗出。如治疗不及时可合并细菌或念球菌感染。
预防:保持小儿皮肤皱褶处清洁,干燥。每次洗澡后要特别注意将皮肤皱褶处擦干,必要时可局部涂以植物油保护皮肤,减少摩擦。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