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老年人自发性气胸
近年来,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病例越来越多,呈逐渐增高趋势,并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占多数。
老年患者本身多有各种慢性肺部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平时就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胸闷和呼吸困难,在发生呼吸道感染期时,这些症状就更加明显,而老年人气胸又常发生于呼吸道感染期,故极易与COPD、支气管哮喘和急性左心衰竭相混淆。因此,对老年患者在出现呼吸困难时,应警惕气胸可能,进行认真仔细的胸部体检,必要时要及时进行胸部X线检查。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一般不主张进行穿刺抽气或细管引流。胸腔穿刺抽气术方法简便,但不能一次性彻底地将胸腔内的气体全部排尽,需要反复多次抽气,失败率较高,老年人自发性气胸多为张力性气胸,抽气减压后虽可改善症状,但肺组织弹性减退,肺破裂口不易愈合,仍可能不断漏气,且慢性阻塞性肺气月中,病人多合并有肺大疱和泡性肺气肿,咳嗽难以控制,在穿刺过程中容易刺破肺组织,加重肺漏气的可能。老年人皮肤、肌肉(肋间肌)萎缩、皮下脂肪减少,弹性减退。在减压治疗中,胸腔内气体很容易沿导管周围进入皮下;或抽气后气体沿穿刺针造成的损伤途径进入皮下,形成不同程度的皮下气肿。为防止皮下气肿的发生,在为老年人做胸腔插管时,有人认为应尽量减小伤口,并更加严密的缝合导管周围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我们的经验主要是胸壁肌肉缝合严密,发生皮下气肿后首先要确保引流管包括侧孔在胸腔内没有外移,并保持引流管通畅。如皮下气肿不严重或发展不快,可以不做处理,密切观察气肿发展情况。如发展速度快,说明肺破裂口较大,引流不及时,应再进行闭式引流及接负压持续吸引,甚至多胸管引流。
如您对 "如何处理老年人自发性气胸" 还有其他不解的问题可免费在线咨询专家。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