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铅笔致铅中毒是黑心的幽默
□ 许传利
近日,湖南省衡东县大浦镇的村民反映,当地300多名儿童被查出血铅含量超标,并怀疑与村口一家生产电锌的化工厂有关。面对央视的采访镜头,衡东县大浦镇镇长则称:“小孩在学校读书,那个圆珠笔、铅笔,用铅笔的时候在嘴里咬,也可以形成超铅。”(2014年6月16日新京报)
“咬铅笔致铅中毒”,多么愚蠢的无知!我们不如先给这位镇长做一下科普:任何一种铅笔芯都是用石墨和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真的不含铅。如“h”即英文“hard”(硬)的首字母,代表粘土,用以表示铅笔芯的硬度。“h”前面的数字越大(如6h),铅笔芯就越硬,也即笔芯中与石墨混合的粘土比例越大,写出的字越不明显。另外,按照这位镇长的逻辑,一个小镇有300多名儿童都喜欢咬铅笔,并且都在同一时段中毒,实在荒谬绝伦。
为什么我们的公仆还认为儿童嘴里咬铅笔“也可能超铅”呢?是念书太少,不懂常识,还是昧着良心瞪眼睛说瞎话呢?黑色幽默的背后是“基层官员只不过装傻,拿民众的健康、甚至不惜拿300多名儿童的生命为代价,换取自己心目中的官帽,换取美轮美奂的政绩数字而已。”新京报的评论文章《“咬笔能致血铅超标”:无知还是冷漠?》道破黑色幽默的“天机”,当地官员的姿态是“一种群体性的血液冷漠症。”其实,村民早就认为当地一家名为美伦化工厂的企业就是元凶。村民在汇总镇上儿童血铅超标情况的时候,还发现一个现象,就是离这家化工厂越近,儿童血铅值越高。在美伦化工厂大门的正对面,就是血铅超标比较厉害的几个孩子的家。4岁儿童张同学血铅值一度达到268微克/升。居民陈春娥家与化工厂仅有一墙之隔,记者扫下陈春娥家窗台和阳台的部分灰尘,送到一家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灰尘中的铅含量高达7780毫克/千克,超过350毫克/千克的国家二级标准,也就是生活居住用地标准的21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表示,这充分说明家庭里面的重金属污染,来源于工厂排污。
政绩与GDP嫁接必然开出祸害之花,权利与无知交媾必然结出罪恶之果。不尊重科学可以,无知也可以原谅,但是人的生命是对于科学,对于理性更高层面的东西。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身体健康更值得去关注、去关爱。在中国,已有的大量案例表明,基层政府由于出于对单纯GDP增长的渴求或对政绩的追求或各色因素捆绑,而导致环境污染的事时有发生。还有多少儿童可能会继续遭受到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但愿这种黑色幽默少一些再少一些!
作者系本报特约评论员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