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进口金枪鱼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发布日期:2014-10-12 18:29:50 浏览次数:1595

溶血性弧菌(Bibrio Parahemolyticus)食物中毒也称嗜盐菌食物中毒,是进食含有该菌的食物所致,主要翻版海产品。临床上以急性起病、腹痛呕吐腹泻水样便为主要症状。

主要病理变化为空肠及回肠有轻度糜烂,胃粘膜炎、内脏(肝、脾、肺)淤血等。

临床表现

潜伏期自1小时至4天不等,多数为10小时左右。

起病急骤,常有腹痛、腹泻、呕吐、失水畏寒及发热。腹痛多呈陈发性绞痛,常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回盲部。腹泻每日3~20余次不等,大便性状多样,多数为黄水样或黄糊便。约2%~16%呈典型的血水或洗肉水样便,部分病人的粪便可为脓血样或粘液血样,但很少有里急后重。由于吐泻,患者常有失水现象,重度失水者可伴声哑和肌痉挛,个别病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发绀以至意识不清。发热一般不如菌痢严重,但失水则较菌痢多见。近年来国内报道的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不一,可呈典型、胃肠炎型、菌痢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少见的慢性肠炎型。

本病病程自1~6日不等,可自限,一般恢复较快。

治疗和预防

㈠支持及对症治疗 脱不者需输入生理盐水及葡萄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以纠正失水。血压下降者,除被补充知容量,纠正酸中毒等外,可酌用血管活性药。

㈡抗菌药物 轻者患者可不用抗菌药物,较重者可给复方新诺明或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诺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据介绍,该批金枪鱼由广州某贸易有限公司申报,从东南亚某国进口,重90公斤,货值720美元。货物到达机场后,检验检疫部门立即对其取样送实验室检验,货物则运抵冷库,等待实验结果。后经实验室检验,发现该批货物的副溶血性弧菌检测结果呈阳性。检验检疫部门随即对货物进行封存,根据《进出境水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该部门将该批货物运至广州市卫生处理厂作销毁处理,有效地防止了被污染的金枪鱼流入市场。

据了解,副溶血性弧菌,又称嗜盐菌,因其嗜盐而得名。嗜盐菌在海洋生物中分布较广,因此,引起嗜盐菌食物中毒的污染源常为海产品,最常见的有虾、螃蟹或各种海鱼等。副溶血性弧菌引发食物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42个小时不等,大多数发病时间在10个小时左右,其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腹泻,发热较轻,重者可有脱水、意识不清、血压下降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据专家介绍,副溶血性弧菌在外界环境中很容易死亡,但在冰冷条件下可以存活,尤其是广东人喜爱生吃金枪鱼、三文鱼等冰鲜,存在副溶血性弧菌性食物中毒的危险。因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市民应购买经检验检疫合格的冰鲜海产品,防止病从口入。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