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新生儿溶血病是怎么回事 产前预防治疗刻不容缓

发布日期:2014-10-29 18:05:32 浏览次数:1601

舜网讯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以ABO系统血型不合最常见。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常发生在母亲血型为O型,父亲血型为A型、B型和AB型。比如,如果O型血的妈妈怀了由父亲方遗传而来的A型血的胎儿,由于O型血妈妈体内没有A抗原,当A型胎儿红细胞进入妈妈体内时,妈妈体内就会产生抗A抗体,抗A抗体进入宝宝体内就会引起宝宝的红细胞破坏而溶血。

溶血病宝宝最常见的表现首先是皮肤与巩膜黄染,常于出生后24小时内或第二天出现,48小时内迅速加重;其次就是贫血,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全身浮肿;然后是脾肿大,严重的会出现胆红素脑病(或称核黄疸),如不及时治疗,有1/2-1/3患儿死亡。

发生ABO溶血病要及早治疗。主要方法有:⑴蓝光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黄疸最简便有效的方法,它具有退黄快,副作用少等优点,可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有的宝宝可能在光照时出现一过性皮疹、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不需要处理,停光照后可自愈。⑵光疗的同时加用药物治疗。⑶换血疗法,只有部分严重溶血且有核黄疸危险出现的孩子才考虑换血。

产前预防可减少该病的发生:

1.对可疑的妈妈,如在孕前被查出血型抗体效价高者可在孕前先进行中药治疗降低抗体。

2.孕后定期查抗体效价,第一次孕16周开始查抗体,第二次孕28-30周,以后2-4周查一次,自抗体效价增高时开始给孕妇口服中药,每日一剂至分娩。

3.孕期诊断为血型不合的溶血病者,在24、30、33周各进行10天的综合治疗,以提高胎儿抵抗力。

4.自预产期前2周开始口服肝酶诱导剂,可加强胎肝细胞葡萄糖醛酸与胆红素的结合能力,从而减少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1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