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型乳腺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隐匿性乳腺癌是较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一般将临床乳腺未触及肿块而已有腋窝淋巴结肿大转移或其他部位远处转移的乳腺癌称为隐匿性乳腺癌。那么,隐匿型乳腺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隐匿型乳腺癌发病原因:
至于乳腺原发癌隐匿的原因:①原发肿瘤小(肿瘤直径小于1cm者20/25,小于5mm者14/25)。②纤维性乳腺炎造成全乳组织增厚,妨碍了小原发灶的检出(7/25)。③病变深在(23/25)且多为粉刺样癌不利于扪诊。从临床实践上看,肿瘤直径大于2cm而临床未扪及者,多发生在肥大乳房的病人。
隐匿型乳腺癌发病机制:
OBC的组织特点是乳腺肿瘤的直径多在1cm以下。此种原发瘤小而转移瘤较大的现象可能是两者的差异性生长所致。在有些癌瘤的初期发现阶段,宿主的免疫能力有效地控制了它的生长,与此同时,癌瘤循淋巴道转移出去并在区域淋巴结内获得生长。理论上讲,原发瘤的抗原性强者,能引起机体强有力的免疫反应,虽然免疫反应控制了原发灶的生长,但控制不住转移灶的生长。这可能与癌瘤的抗原性在转移癌内发生了改变有关。因此由原发瘤唤起的免疫反应,对转移瘤不起作用。OBC病理上以组织学早期癌如小叶原位癌、导管内癌较多见。这种癌已发生转移而仍为小叶原位癌或管内癌的现象,提示有基底膜退化或已有病理检查未见的点状细胞穿透区,Gallager等用组织化学方法证明了在光镜下为管内癌或原位癌,实际上有癌细胞已穿透基底膜现象。另外,乳腺病理检查漏诊了浸润癌灶而仅发现原位癌灶也是可能的。
吉林省人民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的专家介绍,目前治疗隐匿型乳腺癌最好的方法就是生物治疗,不但具有清除体内不同部位的微小残留病灶、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的作用,而且对患者受损的免疫系统更能起到恢复与重建的独特作用。生物治疗没有副作用,不会对身体带来伤害。生物治疗能系统杀灭肿瘤细胞,有效解决其转移和扩散,克服了手术、放化疗三大传统治疗方式不彻底、易转移、副作用大等弊端。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