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易得乳腺癌的10种女人
瑞典和美国科学家最近联合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患有厌食症的年轻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较低。
这说明女性早年的热卡摄入情况对后来乳腺癌的形成和发展可能有着较大的作用。研究人员同时告诫说,厌食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可以导致一些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发生。因此,女性不要错误地将这一研究结果理解成:采取饥饿的办法可以避免患乳腺癌。他们的研究结果只解释了乳腺癌可能的形成机制。
研究人员对1965年至1998年期间因患厌食症而住院的7303位瑞典女性患乳腺癌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这些被调查的女性年龄均在40岁以下,其中大多数在20岁以前就患有厌食症。
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发现,因厌食症而住院治疗的年轻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仅是无厌食症女性的一半。
研究人员介绍说,过去已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体重增加是导致乳腺癌发生的成因之一。这些大多根据动物实验所得出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幅限制热卡的摄入能够产生抗衰老的作用,其中包括减少癌症的发生和延长寿命。
研究人员认为,年轻时对热卡摄入的限制有利于限制乳腺细胞的繁殖,从而减少细胞癌变的机会。此外,在青春发育期限制热卡摄入可以减少与形成乳腺癌有关的雌激素及其他激素的分泌。研究表明,那些患有厌食症的青年女性经常会出现停经的情况,这说明她们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有较大的下降。
尽管研究人员目前尚不能完全解释患厌食症年轻女性得乳腺癌危险性低的原因,但倾向性解释是,厌食症导致体内雌激素下降,从而降低了患乳腺癌的危险。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精神因素与癌症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无论从预防还是从治疗的角度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治疗各种心理创伤是预防乳腺癌和所有癌症,以及防治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
在众多的乳腺癌患者中,不难发现有相当多的病人在心理、性格上存在有一定的缺陷和不同程度的病态表现:这些人在癌症发病前往往有精神创伤或长期处于情绪压抑、郁闷忧愁、精神压力过大的状态。有些人性格内向,好生闷气,脾气古怪,多疑多虑。有些人长期夫妻不和或离异独居,或因亲人病故,或生活上、事业上屡遭挫折,工作及生活极度紧张、劳累等等。尽管每个人的经历和情感各不相同,但精神负荷过重,长期郁闷、压抑都是其基本特征。从乳腺癌发病率的趋势看,城市多于农村,知识妇女多于一般职业女性。分析这种发病的特点,在去除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外,不难发现与这些女性的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之中相关。临床上也存在着一种现象:在发生乳腺癌的患者中,性格开朗、“想得开”的病人往往预后较好;而精神压力大,忧心重重的病人往往生存率低。
第九种人:反复长期接触各种放射线(多次放射线、电脑、手机等)电磁辐射。
英国科学家日前的研究表明,三分之一的乳腺癌患者都是因为基因遗传而致病的。
剑桥大学的科学家近日在英国癌症研究所年会上发表报告称,他们发现如果人体的BRCA1和BRCA2两个基因发生变异,就会使罹患乳腺癌的几率提高到70%到80%。不过,他们发现,这两个基因变异的病例只占到所有乳腺癌患者的5%,其他因为遗传而患乳腺癌的妇女则是因为更复杂的基因组合而患病的。
目前,剑桥大学的科学家正在进行一项总额为170万英镑(约合330万美元)的项目,寻找导致乳腺癌的复杂遗传因素。科学家估计,可能是10多个基因不确定的多种组合,增加了一个人罹患乳腺癌的几率。
乳腺癌是英国妇女中最常见的一种癌症,每年导致1.26万多人死亡,每年还有4.1万多新增病例。
乳腺癌不属于妇科癌症,但它是女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已超过子宫颈癌的发病率。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4万人死于乳腺癌,成为城市女性的“第一杀手”。北京协和医院乳腺中心专家最新透露的数字表明: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与五年前比上升了三倍多。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生活水平的高低与发病率的高低成正比。不经意间,我们身边的某个人或自己的好朋友,就不幸遭遇这一厄运。看着她们从欢蹦乱跳迅速地变为奄奄一息,我们的心再也难以保持平静:储蓄健康无疑是我们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因此,乳腺癌病学专家告诫:了解乳腺健康知识,调整生活方式,治愈乳腺增生,是阻断乳腺癌的癌前病变,预防乳腺癌的最佳措施。
前一页[1][2][3]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