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软下疳治疗药物有哪些

发布日期:2014-11-16 23:10:29 浏览次数:1595

软下,是由杜克雷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男性感染后,可在阴茎的龟头、冠状沟、包皮内板、包皮系带等处出现炎症性红斑或丘疹,之后可变成水疱脓疱,破溃后形成糜烂和溃疡。女性感染后,可在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尿道口和会阴部发生病损,其病状和男性相同。除了生殖器病变外,还可发生多处病变,如口唇、手指等处。软下疳的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一般经过2-7天的潜伏期后开始发病。

本病为性交传染,男性较多,女性症状比较轻,或成为带菌者,虽然不发病,但可传染给别人,是最危险的传染源。除了性交可传染以外,也可因接触病人的伤口而感染,有些女患者的伤口虽然愈合,但仍是带菌者,患者和健康人认为已痊愈,结果增加了传染的机会。杜克雷氏嗜血杆菌的特性是喜欢在新鲜的人体血液里生长,所以称为“嗜血”。它和大多数病菌一样,耐寒怕热,开水烫、化学药物消毒,均可把它杀死。 相关文章

机体感染杜克雷嗜血杆菌后,主要靠多形核白细胞参与清除软下疳局部细菌。别的免疫途径是否参与杀灭细菌作用尚不清楚,如补体激活的替代途径,补体是否参与了杀灭血清中的杜克雷嗜血杆菌,这个过程可能主要是抗体依赖性的。补体起到增强抗体的作用。细菌对反应的敏感由脂多糖的组成决定。

临床确诊为软下疳时,杜克雷菌抗原免疫印迹吸附试验可以检测到血清IgG、IgM抗体增多。通过血清抗体试验表明存在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用杜克雷菌作兔皮内感染实验可引起很强的抗体反应,其抗体合成的经过与其他细胞感染相同,而人类产生抗体反应的过程比动物的多。在整个感染过程中存在有可识别的重要共同抗原。在感染的某一时期存在可识别的共同抗原及个体相关抗原。总之杜克雷菌的免疫应答对宿主本身所起的作用仍不清楚,因为人类可以重复感染。很明显不存在完全保护性免疫。

感染后潜伏期平均2-3天。大部分病例约在1周以内,有时少数病例可在数周以后发病。女性比男性的症状一般较轻,潜伏期也长。

初发为外生殖器部位的炎性小丘疹。24-48小时后,迅速形成脓疱,3-5天后脓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境界清楚。溃疡呈园形或椭园形,边缘为锯齿状,其下缘有潜浊现象,周围呈炎症红晕。溃

疡底部有黄色猪油样脓苔,并覆盖很多脓性分泌物,剥去脓苔可见出血。疼痛明显。触诊柔软称此为软下疳。

软下疳数目在最初仅为1-2个,因可自家接种,故可在附近又出现新生病灶。软下疳大部分发生在外阴部位,男性多在冠状沟、包皮、龟头、包皮系带处。女性多发生在阴唇、外阴、后联合。阴部以外如手指、口唇、舌等部位也可见到。

病损处所属的淋巴腺肿大。并且50%的患者约于数日到两周间形成溃疡。损伤多居一侧(尤其左侧),男性比女性较多见。称此为横痃。

软下疳横痃呈急性化脓性腹股沟淋巴腺炎,多为单侧,局部红肿热痛,横痃溃破后呈鱼嘴样外翻,俗称“鱼口”。近年由于及早使用了有效治疗剂,控制了感染进一步发展,使典型的软下疳横痃已不多见。

一过性软下疳(transient chancroid):软下疳损害小,4-6天内消失,但在2周左右之后,发生腹股沟淋巴结病,易误诊为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生殖器疱疹

毛囊性软下疳,呈针头大的小型下疳,在外阴部毛囊深部形成溃疡。

矮小软下疳,是非常小的损害,很像生殖器疱疹所致的糜烂,但有不规则的基底和刀切样出血性边缘。

侵蚀性软下疳,溃疡进行速度较快,并向深部发展,在数日内阴茎或阴唇有大片坏死和脱落,从而常引起大出血,此种下疳多由并发其他细菌混合感染所致。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