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怎么治疗
引起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原因有哪些呢?这是许多女性朋友比较不解的问题,为了使患者能够对该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病因,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发生原因,除产后全身抵抗力下降外,尚有以下两大诱因。
1,乳汁淤积:此为发病的重要原因,乳汁淤积的原因有:乳头发育不良(过小或内陷)妨碍哺乳;乳汁过多或婴儿吸乳少,致乳汁不能完全排空;乳管不通,影响排乳。
2,细菌侵入:乳头破裂,乳晕周围皮肤糜烂,这是感染的主要途径,婴儿口腔感染,吸乳或含乳头睡眠,致使细菌直接进入乳管也是感染的途径之一。
如果女性朋友患上了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有哪些症状呢?为了避免女性朋友由于缺乏对该病的症状的了解,而无法及时的发现自己患病,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有什么症状。
初期患者乳房肿胀疼痛;患处出现压痛性硬块,表面皮肤红热;同时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炎症继续发展,则上述症状加重,此时,疼痛呈搏动性,患者可有寒战,高热,脉搏加快等,患侧腋窝淋巴结常肿大,并有压痛,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及核左移。
炎症肿块常在数日内软化形成脓肿,表浅的脓肿可触及波动,深部的脓肿需穿刺才能确定,乳房脓肿可以是单房性的,也可因未及时引流而扩展为多房性的;或自外穿破皮肤,或脓肿破溃入乳管形成乳头溢脓;同一乳房也可同时存在数个病灶而形成多个脓肿。
深部脓肿除缓慢向外破溃外,也可向深部穿至乳房与胸肌间的疏松组织中,形成乳房后脓肿,严重急性乳房炎可导致乳房组织大块坏死,甚至并发败血症。
许多缺乏对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了解的女性朋友会疑问,急性化脓性乳腺炎要做什么检查?针对这个疑问,我们接下来就来看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检查方法。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一般升高,初期B超无明显变化,晚期可有脓腔形成。
患者的自检方法:从坐位开始,任何乳头内翻,皮肤凹陷,结构形状异样都是乳房深处癌的线索,如果病人双手在头上拍掌来收缩胸肌就会出现上述迹象,妇女处于坐位时,便于检查锁骨上,下和腋下淋巴结,最后还需坐着进行触诊,要用并拢的手指触摸乳头下的区域。
取仰卧位作更广泛区域的触诊,同侧乳房下垫一枕头,同侧的手举过头部,使乳房均匀地摊在胸壁上使手指易触到深部的乳腺癌,应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掌面而不是指尖进行触诊,触诊的方式应取转圆圈的方式,从乳头向外横向转动,检查伸到腋下的乳腺尤其重要。
乳房检查首先应观察乳腺的发育情况,两侧乳房是否对称,大小是否相似,两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上,乳头是否有回缩凹陷;乳头,乳晕有无糜烂,乳房皮肤色泽如何,有无水肿和橘皮样变,是否有红肿等炎性表现,乳腺区浅表静脉是否怒张等。
随着女性朋友可能患上的疾病的种类的增多,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成为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那么,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针对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诊断,专家认为急性化脓性乳腺炎该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乳房皮肤丹毒:比较少见,有皮肤的红,肿,热,痛,且有明确的边界,局部疼痛较轻,而全身毒血表现尤为明显,乳房实质内仍松软,无炎性肿块扪及,由此可以鉴别。
炎性乳癌可发生在哺乳期或妊娠期,其病灶表面皮肤亦可有潮红,发热,水肿,疼痛,白细胞总数增加,腋淋巴结肿大等,与急性乳房炎症状极为相似,二者的主要鉴别点在于:
1,察看皮肤病变的范围:炎性乳癌皮肤病变广泛,往往累及乳腺的1/3或2/3以上,颜色为一种特别暗红色或紫色,不像急性乳房炎那样鲜红;肿胀的皮肤有一种韧性感,而非一般性凹陷水肿,乳癌有时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2,触腋淋巴结:炎性乳癌淋巴结转移使肿大的淋巴结硬度增加,而乳房炎时肿大的淋巴结质软,表面光滑,活动度好。
3,体温变化:炎性乳癌的体温升高,白细胞数增加都不如急性乳房炎那样明显。
如果女性朋友不幸患上了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可以采用哪些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药物呢?为了避免女性朋友进入治疗的误区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的药物治疗是怎样的。
1,患侧乳房暂停哺乳,以免影响婴儿健康;同时采取措施促使乳汁通畅排出(如用吸乳器吸出乳汁等),去除乳汁淤积因素。
2,局部理疗,热敷,有利于炎症早期消散;水肿明显者可用25%的硫酸镁湿热敷。
4,全身抗感染:应用抗生素(头孢霉素类,氧氟沙星,甲哨唑)。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