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石方法要辨清 小心中草药肾病
延伸阅读
本报记者李川
广西是肾结石的多发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廖蕴华表示,像何璐这样,因误服中草药导致肾功能损害的病例还有很多,主要就是因为大家对于肾结石的认识不足,在对待排石上仍存在许多误区,如何排石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结石并非都要排
廖蕴华表示,并不是所有的肾结石都会对肾脏造成伤害。“一些在肾实质里的微小结石,就如同被包裹在豆腐中一样,不会移动也不会增大,对肾的影响不大。”廖蕴华谈到。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邓耀良提醒,一般来说,如果是直径小于0.6厘米,表面光滑,只要不是在输尿管中引起尿路梗阻,没有引起合并尿路感染的肾结石,通过保守治疗,平时多喝水,是可以自行排出的。对于直径小于0.4厘米的,没有症状,没有梗阻的肾结石,通常被称为无临床意义结石,每半年观察一次,听医生建议即可。
邓耀良介绍,如果是引起病症的结石,可以通过微创治疗或开放性手术进行清理。
喝水要喝“上层水”
广西是肾结石的高发区,这或许与广西的水质有关。被检查出这类微小结石的人,会被医生建议多喝水,但医生也常被提问:既然水质不好,多喝水不是会加重肾结石吗?
对此,廖蕴华提醒,现在很多家庭还是喝烧开的自来水,广西的水中钙离子含量较高,这样的话,在饮用前,最好先放置半小时待钙离子沉淀。而因为钙离子都沉淀到水壶底部,所以这些开水不要全喝光,应只喝上层的软水。
谨慎选择中医治疗
廖蕴华谈到,很多人被查出有肾结石后,尽管没有出现其他病症,医生也告知不会出现问题,但他们还是很担心,特别是在一些江湖医生的危言耸听下,接受他们所建议的“治疗方法”。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其中有很多中草药会含有伤肾的有毒成分,一些江湖庸医如果不加辨别,在药方中随意加入,就会对原本健康的肾脏造成损害。
廖蕴华谈到,对肾病有毒副作用的中草药主要有以下几种:
1、苍耳子:有祛风解表,通鼻窍,祛风除湿,止痒的功效。苍耳全株有毒,主要毒性成分可能是果实中的一种甙类物质,它含有毒蛋白,能损害肾脏及心、肝等内脏实质细胞,使之发生混浊、肿胀、坏死,并使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引起广泛出血,用量大于30克或苍耳子多于10枚均可引起中毒。
2、鱼胆:胆毒鱼类的鱼胆含有胆汁毒素,可引起肝、肾、脑的细胞广泛中毒坏死,使肾血管流量不足,引起少尿或无尿,从而导致肾功能衰竭。
3、天花粉:有清泄肺胃,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的功效。含有皂甙、蛋白质等物质。实验证明,天花粉蛋白可使肾实质细胞变性,近曲小管大片坏死,且剂量越大,上述损害越严重,故有肾病时应忌用天花粉蛋白。
4、蜈蚣:能熄风解痉,祛风止痛,攻毒散结。其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常因异体蛋白质过敏或超量服用造成肾脏损害甚至肾功能衰竭。
除上述中药外,尚有土贝母、马兜铃、苦楝皮、金樱根、使君子、威灵仙、土荆芥、牵牛子、大风子、芦荟等均可引起肾脏损害,其中部分有导致中毒死亡的报道,肾病患者服用需谨慎。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