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火良药清出肾病
最近,知名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受到北京多家医院肾内科大夫质疑,原因是这些医院近年内不断接诊因服用龙胆泻肝丸而导致肾损害,甚至发展到尿毒症的病人。专家指出,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的原因,是其中含有一味名叫关木通的中药,此药含有具有肾毒性并有致癌作用的马兜铃酸。那么,关木通是何物,马兜铃酸又有何毒副作用呢?笔者请教了湖南中医学院附一院张志国副主任药师和从事多年肾病研究的张绪生主任。
创方者使用的“木通”,未注明是“川木通”,还是“关木通”
龙胆泻肝丸是临床上常用的“清脏腑热”的方剂,该方由金代著名医学家李东垣创立,我国使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方剂由龙胆、柴胡、泽泻、生地黄、黄芩、桅子、车前子、木通、当归、灸甘草十味药组成。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用,主治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耳肿疼痛、肋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等症。
张志国药师指出,龙胆泻肝丸的原方中使用的是“木通”,现行《药典》收载了木通的“川木通”与“关木通”两个品种,前者产于南方,后者产于北方,由于创方李氏居住在真定(现河北正安),所以现行《药典》龙胆泻肝丸项下收载的是“关木通”。
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兜铃的干燥藤茎,主含马兜铃酸等成分。而川木通为毛莨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茎,主含皂苷、植物甾醇、内酯、香豆素及糖类,不含马兜铃酸。二者均有清热利尿、利小便、通经下乳的作用,但前者擅长于利尿,后者治关节痹痛尤长。
马兜铃酸有何毒副作用
国内外专家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发现马兜铃有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肾毒性、生殖毒性,此外,专家在实验中发现马兜铃还可致癌。
据张志国药师介绍,关于马兜铃酸引起肾病的报道有很多,如1993年,近200名比利时人服用一种含有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的减肥中药,出现了“肾脏快速进行性间质性纤维化伴肾萎缩”。1998年德国、西班牙、英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等相继报道33人曾因服用含马兜铃酸的草药而患类似肾病,国外称之为“中草药肾病”。中草药引起肾病的报道引起了国际上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对这类中草药采取了限制措施。美国“FDA关于收回13种中成药的公告”中发出警告,建议全美国消费者不要继续使用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材及中成药。
张志国药师提醒人们,马兜铃属的药用植物还有细辛、马兜铃、青木香、广防己、天仙藤等。含有马兜铃酸的中成药有二十五味拾不丸、儿童清肺丸、小儿金丹片、小青龙合剂、分清五时丸、平肝舒络丸、再造丸、川芎茶调丸(散、颗粒)、九味羌活丸(颗粒)等,此类药物都应少用,或尽量不用。
大力开展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
“中药无毒”是一种相对化学药而言的观点,张志国药师强调说“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中药也包含有副作用、毒性反应、依赖性、特异性反应、三致(致畸、致癌和致突变性)。中药不良反应虽带来了一些不良后果,但也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只要大家加强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提高用药水平,强调辨证用药、对症下药,加强中药质量监控,同时大力开展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就能减少中药的不良反应。
肾病患者应禁用损肾中草药
肾病专家张绪生主任说,“马兜铃酸肾病”主要是指肾小管、肾小球损害,也可出现间质性肾炎,临床上病人表现为腰痛、血尿、蛋白尿等肾功能损害症状,有时也可出现尿频、尿急等尿路感染症状。他所在的医院暂时未发现因使用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中药饮片、中成药)而导致尿毒症或慢性肾衰的病人。对于此类药物的应用,张主任认为首先应该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掌握中草药的作用特点及其毒副作用;其次,临床上应尽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中草药物,尤其对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要禁止使用此类药物,即使临床上非用不可的,也应该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中草药和西药一样在临床上都有它的两重性,即有治疗作用和毒副反应,所以在临床上医生要权衡利弊,决定取舍,既要合理用药,也不要“因噎废食”。张主任还提醒人们,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导致肾损害的常用中成药还有安宫牛黄丸、磁珠丸、朱砂安神丸、二宝丹等,大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应擅自、盲目使用,甚至长时间持续用药。焦珞珈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