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出疹子 今年患肾病
5岁的苗苗(化名)在一家幼儿园读大班。最近一个月来,苗苗长胖了不少,小脸蛋越来越圆。可是前几天,一个邻居提醒苗苗的父母说:“你家孩子不对啊,好像不是胖了,是肿了!”苗苗的妈妈仔细一看,可不是,苗苗的眼皮肿肿的,最近小便里水泡也特别多。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苗苗的尿蛋白已经到了200mg/kg,也就是说苗苗每天要“尿”出4克的蛋白。医生说,正常的孩子尿液几乎都不会有蛋白,而只要尿蛋白达到50mg/kg就表示孩子可能患肾病了。“我们家孩子好吃、好玩,怎么能得这肾病呢?”细问之下,苗苗的父母回忆起去年孩子身上出过红色的疹子,不过没多久就自己好了,并没注意。
“这是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病。”第一医院儿科肾脏病专科白海涛博士说,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时,外界细菌、病毒、海鲜、药物等等,则都可引起过敏反应。肾脏的毛细血管十分丰富,孩子患过敏性紫癜后,身体自身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上,就可能导致肾损害。
据白海涛博士介绍,像苗苗这样因过敏性紫癜引起的肾病综合征的孩子,病房里现在还有2个。而病情轻的,门诊里一个月就能接诊到几十例。白海涛博士说,“冬季是儿童患过敏性紫癜的高发季节,儿科每天都能接诊到10多例。患过敏性紫癜,有的孩子会出小血点、皮疹,有的孩子还会关节疼,家长往往对这些比较紧张,可是却忽视了这种病最严重的后遗症——肾损害。而事实上,决定过敏性紫癜预后的就是肾损害。因为患病的孩子中,1/3都会有程度不同的肾损害,可是这样的肾损害常常是不典型的,家长不容易发现。像苗苗这样的孩子送到医院已经发展成为肾病综合征了,如果不及时治疗,接着就是电解质紊乱、感染、血栓形成,再治就难了。”
专家提醒
过敏性紫癜愈后要查肾功
白海涛博士说,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早期肾损伤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进一步发展,甚至在孩子成年后发展为肾衰竭。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意义很大。白博士提醒家长,过敏性紫癜后的患儿,建议在愈后的前三个月,每两周就做一次尿常规。在此后的一年内,每个月也要查一次尿常规。
要注意的是,不少家长疼爱孩子,在孩子出现紫癜后,病刚好就急忙给孩子大鱼大肉地进补,其实这样也是错误的。白海涛博士说,过敏性紫癜是过敏性疾病,海鲜、蛋禽类、坚果、大豆都可能让孩子再次过敏。所以在孩子身上长的紫癜褪去后,家长要注意,孩子的食物要一种种地添加,当食用后发现具体哪类食品过敏后,以后就要避开这类食物。
释义
过敏性紫癜又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等,但过敏原因往往难以确定。一般发病于3岁—10岁儿童。开始时出现皮肤及黏膜紫癜,并有发热头痛,不适及食欲不振。偶以腹绞痛或关节痛为主要表现。很大部分的病例可能发生肾损害,从轻度肾炎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
过敏性紫癜一般在6周-8周内好转,预后良好,部分病例可反复发作达数年之久。有肾脏受累者,多数能恢复,少数可发展为慢性肾炎,极少数可因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