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流行性腮腺炎

发布日期:2014-11-02 11:00:04 浏览次数:1595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亦称痄腮,俗称“猪头疯”、“蛤蟆瘟”、“对耳风”等,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全程约10~14天。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一)一般护理: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二)对症治疗:痄腮散,逐瘀解毒、通络散结、消肿定痛之功效,可快速消除腮腺炎患处病痛,并彻底切断病机、拔毒外出,兼顾扶正固本、抑制复发,从而实现彻底治愈腮腺炎之目的。

1、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3、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尚无肯定效果对重症或并发脑膜脑炎心肌炎等时可考虑短期使用。

4、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对止痛消肿有一定的效果。

5、高热头痛、呕吐等可给予对症治疗包括脱水剂。并发症按病情处理

6、男性成人患者在本病早期应用乙菧酚每日3次,每次1mg口服,可能有预防睾丸炎发生的功效。

及早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接触者一般不一定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包括医院、学校)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患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鸡胚细胞培养减毒活疫苗国外自1966年开始大量使用,其预防感染的效果小儿可达97%,成人中可达93%腮腺炎活疫苗与麻疹风疹疫苗同时联合使用,结果满意三者之间互不干扰。免疫后,腮腺炎病毒的中和抗体至少可保持9.5年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的免疫途径除皮内注射皮下注射外,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在气雾室内进行)效果也良好。

中国材料证明免疫半年后(喷鼻和气雾吸入合计),儿童免疫组发病率(7.4%)明显低于相应的对照组(78.5%),成人免疫组的发病率(0.33%)也低于相应的对照组(4.6%)均无不良反应。针对中国本病发病率高,病情重应有计划地安排腮腺炎疫苗的使用(包括成人)。尤其对幼儿园的新入园的班级,普遍免疫可明显减少发病目前中国国内已开始逐步推广该疫苗的应用。腮腺炎活疫苗不能用于孕妇(以防病毒经胎盘感染胎儿造成不良后果)和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对鸡蛋蛋白过敏者(因为活疫苗系从鸡胚中所得)。

一般免疫球蛋白成人血液或胎盘球蛋白均无预防本病的作用。恢复期病人的血液及其免疫球蛋白或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可能有用,但来源困难不易获得,且用后保护时间短,仅2~3周故使用不多,其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