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见流行性腮腺炎
痄腮,又称“蛤蟆瘟”,现代医学称之为“流行性腮腺炎”,是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以5岁至15岁的儿童为易感对象。该病是由腮腺炎病毒,通过飞沫直接侵入口、鼻腔而传染的。病初可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一两天后感觉一侧或两侧耳垂下酸痛肿胀,张口、咀嚼困难,或伴有呕吐,如持续高热,可并发惊厥、昏迷、脑膜炎,男童还可并发睾丸炎。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极少再感染。
由于该病有传染性,小儿患此病,应暂停上学,隔离休息,直至腮腺肿胀消失为止;同时要加强家庭护理,多喝开水,勤用凉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宜吃流质、半流质饮食,减少咀嚼以避免引起疼痛;忌食酸味食品,因酸食可刺激腮腺分泌,加重疼痛;辛辣、肥腻和煎炸等不易消化的食品禁食。如发现有频繁呕吐、嗜睡、神志不清或上腹部疼痛、睾丸肿痛,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此外,因为“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感染病毒所致,故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在民间,有一些简单验方治疗此病有一定的效果:
1.取适量鲜仙人掌去刺捣烂、敷于患侧肿胀部,每日更换一次。2.蝌蚪(蟾蜍幼苗)100只,冰片1克(研细),装入瓶中,加盖三四天后,蝌蚪即化为水,用纱布过滤,去渣取液,涂抹患部,每日三四次。
3.青黛、生大黄各等分,共研细末,用时加面粉少许,以食醋或凉茶搅成糊状,涂敷患部,每日更换一次。
4.服用六神丸。6岁至8岁患儿每次服6粒,9岁至15岁患儿每次服8粒,一日3次。亦可取丸10粒研细末,以凉开水溶和,涂抹患部。
5.板蓝根、蒲公英各15克,夏枯草10克,生甘草4克。水煎服,每日二三次。发热加柴胡、黄芩5克至10克。□商东
春季注意儿童保健
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期间,6个月至2岁儿童发生腹泻的几率很高,这主要是轮状病毒引起的,而泉州又属于轮状病毒高发区。因此,有儿童的家庭应格外注意小宝宝的卫生保健。
据了解,儿童感染此病毒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状态,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和腹痛,如果治疗不及时,治疗方法不正确可能导致患儿死于脱水及严重并发症。但此病并不属于流行病,因此市民不必过于担心和恐慌,但目前处于散发期。据市第一医院住院部刘主任介绍说:“今年,泉州发生此类病症的儿童很少,到目前为止,他们医院仅发现一两起。管理好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人群及控制饮水源卫生及口服轮状病毒疫苗都是预防此病的有效途径。”□陈金兰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