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治疗
一、一般治疗肾小球肾炎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前应卧床休息。予低盐(3g/d)饮食,尤其有水肿及高血压时。肾功能政党者蛋白质入量应保持正常(每日每公斤体重1g),但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予高质量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仅明显少尿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才限制液体入量。
二、治疗感染灶从前多主张病初注青霉不经(过敏者更换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0~14d,但其必需性现有争议。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待肾炎病情稳定后(尿蛋白小于(+),尿沉渣红细胞少于10个/高倍视野)可作扁桃体摘除,术前、后两周需注射青霉素。
三、对症治疗利尿可消肿、降血压。常用噻嗪类利尿剂(如双氢氯噻嗪25mg,每日2~3次),必要时才予袢利尿剂如呋塞米(fursemide)20~60mg/d,注射或分次口服。利书法后高血压近代制仍不满意时,可加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啶20~40mg/d,分次口服或血管扩张药如肼酞嗪(hydralazme)25mg,每日3次。但保钾利尿药(如氨苯蝶啶及安体舒通)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转化酶抑制剂(如巯甲丙肺腑酸)少尿时应慎用,以阸诱发高血钾。
四、采用中医药治疗肾小球肾炎多属实证。根据辨证可分为风寒、风热、湿热,分别予以宣肺利尿,凉血解毒等疗法。本病恢复期脉证表现不很明确,放证不易掌握,仍以清热利湿为主,佐以养阻,但不可温补。
五、纯中医治疗,使用活肾系列方剂配合云火活肾治疗使双肾区渗透,是目前临床治疗肾脏疾病最为先进的科学方法。能够使药物直接渗透入肾脏,形成极高的血药浓度,发挥强大的活血通络,改善肾脏内部环境,从而纠正贫血。通过调节全身免疫功能,修复肾小球基底膜。活肾系列方剂能够促进肾脏微循环,加速肾脏新陈代谢,使萎缩肾脏恢复正常大小,使血肌酐、尿素氮等毒素从小便中排出,其有效药物成分还可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改善怕冷、食欲不振,血压升高,不易控制等因肾脏受损产生的系列并发症。再辅以其它配合治疗。双向治疗,双向调节,达到病症双治的目的。
肾小球肾炎治疗需要根据以上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的,通过上面的介绍你会发现治疗此病的方法种类较多,选择一种适当的方法是很关键的。
急性肾炎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病,在发达国家中发病率逐渐降低,美国自1965年以来很少有发病患者,但是,在生活及工作环境等卫生条件较差的国家,发病情况未见好转。在我国北方春、冬季节发病率高,约90%以上患者发生于呼吸道链球菌感染之后,而南方多在夏季皮肤化脓性感染(脓疱病)之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多数为散发病例,但也可流行性发病,多见于家庭、集体、学校,多呈亚临床型。本病好发5~14岁儿童,2岁以下少于5%,中、老年人发病率约占10%,男性多于女性约为2:1。
人的身体就像一台神奇的机器,当这台机器的某一部分出现问题的时候,身体就会出现一些小状况来提醒我们的注意。然而,每天忙碌的生活是否让你对这些健康警报视而不见了呢?生活家小编特意为繁忙的你搜罗了全面的疾病知识,希望能够让你的每一天都过的健康愉快。
急性肾小球肾炎大多可自愈,因此对轻症病例不必过多用药,可采取下列措施。
休息对防止症状加重、促进疾病好转很重要。水肿及高血压症状显著者应完全卧床休息的意见不一致,但若稍活动即引起症状及尿常规异常加重时,则仍以卧床为宜。应避免受寒受湿,以免寒冷引起肾小动脉痉挛,加重肾脏缺血。
在发病初期,饮食控制甚为重要,原则上给予低盐饮食并限制水,因大多数病人有水肿和高血压;若血压很高,水肿显著,应予以无盐饮食,每日入液量限制在1000ml以内。尿闭者应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成人蛋白质每日宜在30~40g,或按蛋白质0.6/(kg×d)计算,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对尚留存在体内的前驱感染如咽峡炎、扁桃体炎、脓皮病、鼻窦炎、中耳炎等应积极治疗。由于前驱感染病灶有时隐蔽,不易发现,故即使找不到明确感染病灶的急性肾小球肾炎,一般也主张用青霉素(过敏者用林可霉素或红霉素)常规治疗10~14天,使抗原不至继续侵入机体,以防止肾小球肾炎反复或迁延发展。应避免应用对肾有损害的抗生素。
多数采用宣肺利水,清热解毒治则。但应密切注意现代医学研究动向,目前已有文献报道防己、厚朴和马兜铃等中药可引起肾间质炎症和纤维化,最好避免应用上述中药。有些中草药中含非类固醇抗炎剂如甲灭酸(mefenamic acid)也应慎用,因它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1.水肿及少尿轻者不一定要用利尿药,水肿明显者用呋塞米(速尿)20~40mg,每日3次,严重的伴有急性肾炎综合征者可用呋塞米80~200mg加于5%葡萄糖液20m1静脉注射,每日1次或2次。也可以在20%甘露醇250ml中加速尿80~100mg,每日静滴一次,常可产生明显的利尿作用。
2.高血压及高血压脑病轻度高血压一般可加强水、盐控制及利尿;中重度者可用利血平0.25mg每日2~3次口服,若血压急剧升高可给予利血平1mg肌肉注射;对于血压过高、头痛剧烈、有发生高血压脑病可能者,可应用氯苯甲塞二嗪(diazoxide)静脉注射,剂量为3~5mg/kg,能扩张血管、迅速降低血压,或用酚妥拉明(regitine)或用硝普钠。目前都主张用血管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和苯那普利,它既可降低全身高血压,又可降低肾小球高血压,可改善或延缓多种病因引起的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进程。也可用钙通道阻滞剂,但对肾功能的影响还有不同看法,Griffin认为钙通道阻滞剂能降低全身高血压,但对肾小球无保护作用,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nifedipine)对压力传导和肾小球损伤的有害作用已证实。
若发生高血压脑病,除迅速降压外,抽搐者用安定10mg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安定。也可用苯妥因钠或聚乙醛(付醛)等注射。以前使用硫酸镁注射以降低血压,效果不甚显著,若肾功能不佳,则注射后可产生高镁血症,影响神志及呼吸,因此宜慎重考虑。
3.急性心力衰竭水、盐潴留为主要诱发因素,因此产生高输出量心力衰竭,治疗以减少循环血量为主,可静脉注射呋塞米以快速利尿。如肺水肿明显,可注射镇静剂或杜冷丁或吗啡(小儿慎用),并静脉缓慢注射或滴注酚妥拉明5~10mg,以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硝普钠也可应用,其他措施可参见“心功能不全”。洋地黄类药物虽在心力衰竭时常用,但并非主要措施。严重心力衰竭一般治疗措施无效者可考虑单纯超滤疗法。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若尿中蛋白质及显微镜下血尿消除较慢或有持续倾向时,应寻找体内有无感染病灶(如扁桃体炎),并设法去除。这些办法一般在肾小球肾炎比较稳定,感染已经控制3个月以后进行,在清除前应先采用青霉素注射。
(2)感染期尿异常任何原因引起感染时,如细菌、病毒,尤其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期间,约有1/3病人可出现轻度镜下血尿、少量尿蛋白和管型,但无水肿和高血压,当感染控制后,尿检查即恢复正常。
(3)局灶性肾小球肾炎一般发生在感染期间(急性肾炎则发生在感染后2周左右);局灶性肾炎以血尿为主,蛋白尿很轻;感染治愈后,病人尿检查恢复正常,预后好。与轻型急性肾炎仅有尿变化,而无水肿和高血压相似。
(4)运动后尿异常剧烈运动(如长跑、游泳、急行军……)或过度劳累后,在数小时内即可出现尿异常—血尿、蛋白尿以至管型尿,但休息1—2天后(最迟少于7天)即恢复正常。在发生尿异常的同时无水肿及高血压(个别人可有暂时高血压)。
(5)狼疮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肾损害,有时表现类似急性肾炎,常伴有皮疹、脱发、光过敏、关节痛及心、肝、肺、脑和其他器官的病变,并多有发热、白细胞降低,化验抗SM抗体或DNA抗体及抗核抗体阳性。
(6)妊娠毒血症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患者出现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和管型尿,严重者可发生高血压脑病,尤以妊娠最后二个月时症状更明显。但缺乏血尿是其主要特征,且肾功能大多正常,眼底可见视网膜动脉痉挛、出血、渗出等变化,产后绝大多数病人可恢复正常。
(7)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伴有肾病综合征表现者易与肾病相混淆。后者以大量蛋白尿(≥3.5克/日)及低蛋白血症为特征,无血尿,前者有血尿,多无低蛋白血症,鉴别要点为肾病理检查,前者为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后者可呈微小病变或其他慢性肾小球损害的病理改变。
(8)急性肾孟肾炎急性肾炎若发生尿道、膀胱粘膜及肾脏充血水肿可引起膀胱刺激症状,出现类似急性肾盂肾炎。但肾盂肾炎有发热、血尿、白细胞均增多,尿细菌培养阳性、对抗生素治疗有效,且无明显水肿、高血压等表现,尿中也无红细胞管型。
肾小球肾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果人体内这些免疫反应被抑制,便可避免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及其在肾脏内的沉积,从而切断了免疫反应引起的炎症反应。
上述药物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以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干扰它们的功能,所以这些药物都是细胞毒药物。简单介绍如下:
①环磷酰胺:常用方法为成人50毫克,每日2~3次;或200毫克稀释后,每日或隔日静脉注射;总量为6~12克,疗程2~3个月。近年来主张用冲击疗法,即大剂量(400~800毫克)静脉注射,每周或隔周或隔月一次。治疗期间,应多饮水或静脉补液,保持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预防出血性膀胱炎。本药不宜单独使用,常须与激素联合治疗肾炎。但因该药有抑制精子发育的副作用,于停药后还会持续5年以上,放青年末育男性尽量不用此药。
②氮芥:因为其副作用较大,而且只能静脉给药,不如口服方便,所以应用不够广泛。在静脉给药时,要严格防止漏出到皮下,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每日剂量为1~3毫克,总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2毫克。
③苯了酸氮芥;可以口服,易被胃肠道吸收,但作用较慢,副作用比环磷酰胺小,亦可与激素合用。常用剂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0.1~0.2毫克,总疗程6~8周。
④喷路吸:副作用小,疗效较差。可以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成人每日或隔日肌肉注射10毫克,10~20次为一疗程,可与激素合用。对骨髓有抑制使用,亦可引起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⑤硫唑瞟吟:每日剂量为100~500毫克,口服,2~4周见效后改为维持量,减到25~50毫克。目前临床较少用。
急性肾炎是一个自限性疾病,一般预后良好,只要及时去除病因,辅以适当的治疗,在儿童约85%~90%,在成人约60%~75%可完全恢复。老年人患急性肾炎的机会不多,但其预后在急性肾炎患者中最差。
多数病例尿常规改变在3~6个月内恢复,少数患者急性期后临床表现消失,肾功能良好,但尿液中红细胞和少量蛋白可迁延1~2年才逐渐消失。少数病例病程迁延1~2年后逐渐康复,另有少数病人迁延发作转为慢性肾炎,个别病例急性期可发生严重合并症而死亡。近年来由于防治工作的改进,死亡率已降至1%~2%,甚或无死亡。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