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急慢性湿疹的各大中药外治方法法

发布日期:2014-11-26 14:55:05 浏览次数:1595

湿疹是一种具有多形性皮疹及渗出倾向,伴剧烈瘙痒,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患者多为过敏性体质,过敏源可来自机体内部,也可来自外界。内部过敏源如体内病灶、肠寄生虫病、消化道功能失调以及某些内分泌或代谢疾病等;外界过敏源如日光、寒冷、湿热、干燥、搔抓、化妆品、肥皂、染料、鱼、虾等均可诱发湿疹。

急性湿疹发病一般较迅速,皮疹呈多形性,起初在红斑水肿基础上出现密集性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水疱,疱破后出现点状糜烂、渗出、结痂,皮损易融合成片,中心较重,且向周围扩延,外周又有散在丘疹、水疱,境界不清。皮疹可发于体表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面、四肢远端暴露部位及阴部、肛门等处,多对称发布。患者自觉灼热、剧痒,常反复发作。

亚急性湿疹是在急性发作后,红肿及渗出减轻,进入亚急性阶段,可有丘疹及少量丘疱疹,呈暗红色,可有鳞屑及轻度浸润,可因处理不当及搔抓过度而呈急性发作或时轻时重。如经久不愈则发展为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可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所致,表现为皮肤粗糙、抓痕、结痂、浸润肥厚、部分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皮损多较局限,外周可有丘疹、丘疱疹散在,皮疹多发于手、足、小腿、肘窝、窝、外阴、肛门等,多为对称分布。瘙痒剧烈且呈阵发性,遇热或晚间较重。病程不定,易复发,可经久不愈。

本病中医称为湿疮,认为本病多由于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急性者以湿热为主;亚急性者多与脾虚不运,湿邪留恋有关;慢性者因病久伤血,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去濡养而成。中医药治疗本病方法很多,现介绍几则。

1.取炉甘石30克,冰片1克,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上药撒之,无渗出者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每天2次。适用于急性湿疹。

2.取黄柏、黄丹各30克,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有渗出液者可用药粉撒之,无渗出液则用麻油调匀涂擦患处,每天2次。适用于亚急性湿疹。

3.取生蒲黄适量,研成细末,过筛,将蒲黄粉直接撒于患处,渗液湿透药粉时,再继续撒药。再用药时,不要将原已干燥的药粉去掉。适用于急性湿疹液多者。

4.取枯矾30克,皂矾30克,轻粉30克,松香30克,赤石脂30克,共研成细末,用麻油调成糊状,将药厚厚地涂于患处,待1小时许,药稍干后用纱布包裹,待其干燥结痂自行脱落而愈。适用于顽固性慢性湿疹。

5.取轻粉5克,密陀僧15克,冰片5克,雄黄5克,硫黄10克,蛇床子10克,黄柏10克,地肤子5克,苍术5克,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加食醋调成糊状,涂擦患处,每天3次。适用于顽固性湿疹。

6.取枯矾、松花粉各等量,共研成细末,贮瓶备用。有渗出液者直接将药粉适量撒于患处,无渗出者用麻油调成糊状外涂患处,每天2次。适用于外阴湿疹。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