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王泰琅的痛风防治新观点

发布日期:2014-10-26 19:32:46 浏览次数:1595

痛风性关节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嘌呤代谢紊乱是指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时血中尿酸含量增高,尿酸盐沉积关节、关节周围和皮下组织引起的关节炎症反复发作。这里介绍有关痛风的几个新观点,以便痛风患者更好地预防和治疗。

目前,临床上发现30至39岁年龄段,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而在40至59岁年龄段,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相关的一组疾病相伴出现,如高尿酸血症并发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糖尿病。此外,中年男性饮酒和女性绝经,也是诱发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因此,50至59岁女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比40至49岁女性高两倍以上。但男性高尿酸血症,并不随年龄出现较大的波动,而呈稳定状态。在大于60岁的老年人中,肾功能损害和使用利尿药是诱发痛风的主要危险因素。

普通人群导致痛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尿酸水平、饮酒量,特别是饮啤酒量以及肥胖。因此,避免使用利尿药,控制体重和禁酒,有助于减少普通人群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

除了上述痛风的致病因素外,人们还注意到胰岛素抵抗也与痛风病因密不可分。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与快速出现的高胰岛素水平有关,因为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使尿酸再吸收增加,从而导致高尿酸血症。

目前推荐的痛风饮食包括限制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肾、脑、豆类、牛奶、瘦肉和酒精等的摄入以及减轻体重。研究者认为,应重新评估目前推荐给痛风患者的饮食标准。他们建议,痛风患者因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蛋白质及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因为这些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促进血尿酸水平下降。当然,控制酒精和嘌呤类摄入量仍然很重要。

据了解,研究还发现阿斯匹林对肾脏代谢尿酸具有双重作用。大剂量每天3克促进尿酸排泄;而小剂量每日1至2克则引起尿酸潴留;微小剂量每日75毫克,能够明显改变患者肾功能和尿酸清除能力,75毫克以上能损害老年人肾功能和尿酸清除能力。

痛风是器官移植的一种常见疾病。心脏移植患者,在接受移植后8年内,患痛风的可能性达到31%,对于心脏移植患者而言,控制痛风的急性发作,主要靠应用秋水仙碱、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和全身或局部使用皮质激素,而长期缓解、抑制痛风发作则主要依赖于秋水仙碱。

由于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原理是单尿酸盐结晶能与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皮内细胞互相作用,诱导发生有急性滑膜炎相关的炎症反应。终末期肾病患者可诱导出一种临床状态下的免疫抑制,结果导致由尿酸盐结晶诱导的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下降,就能出现一种高尿酸血症,却很少见到痛风性关节炎。反过来,患有痛风的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很常见。老龄高血压、血管性疾病和自身肾脏疾病,均参与了痛风患者的肾脏损害。

总之,尽管目前对痛风的研究还远不如对其它风湿类疾病那样深入和细致。但我们已经注意到,痛风发病率正在增加,尤其是在城市居民中。因此,有必要普及与痛风密切相关的一些知识,希望做到防先于治,边防边治。

江北区人民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 王泰琅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四、日上午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