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 为你平添许多愁
本报记者李淑丽王俊霞
本报连续推出宫颈糜烂、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报道之后,读者来电如潮,感谢本报浅显易懂的语言描述,让她们对这些妇科疾病有了最基本的认识,面对这些诊断结果时,可以坦然面对不再恐慌,对一些不合情理的检查,自己可以大胆地质疑,按照专家所提出的确诊办法,减少了一些无谓的检查,节省了费用。同时,希望本报能多对一些常见的妇科疾病做详细报道,成为女性就诊时不可缺少的“指路明灯”。
本期,本报就读者反映比较集中的痛经问题,采访了我省知名妇科专家。
焦点:
痛经让人寝食难安
“我女儿,一到月经来潮,就腹痛的厉害,钱花了不少,可还是疼的不行。”来自驻马店的陈女士,一拨通本报值班电话,就急切地告诉记者,希望记者能帮她联系到专家,对她女儿的痛经问题做全面诊断。
32岁的刘女士更加迷茫,“没生孩子之前,月经来潮时没有感觉,可现在,每个月的一次腹痛让我痛不欲生。”
“我的痛经时有时无,从没放在心上过,要不是丈夫的担心,我就不会去做检查,可一到医院,光检查费我就花了近1000元,最后医生告诉我没事,我就想知道,有没有花钱少的检查方式。”26岁的张女士问题很是直接。
症结:
痛经良性疾病恶性行为
痛经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良性疾病,恶性行为”。这个特征让有痛经史的女性痛不欲生。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边爱平说。
痛经因其可以局部种植、转移、复发,而有“良性癌”之称。河南省人民医院妇三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凌霄鸣的话,让记者更为震惊,看似简单的痛经,居然用这么可怕的词语来形容,看来痛经确实让患者痛苦,医生头痛的一种疾病。
这和引起痛经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非常密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由于某些因素,使得子宫内膜的位置发生了改变,由原来所在的子宫腔面生长到了身体的其他部位。此症状会随着女性周期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女性痛经的可怕之处。
剖析1:
未婚原发性无需治疗
痛经一般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两类。原发性痛经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常见于25岁以下未婚未产的女性,大多在初潮后6至12个月发病,大多到育龄、婚后会缓解,甚至症状消失。
凌霄鸣说,对初潮时的女性,出现痛经只要是能忍受的都可以不予治疗,如果行经期超过五次,仍是疼痛难忍,可以考虑就医,通过B超检查,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可以考虑通过药物来止痛,其他治疗手段可以不考虑。
剖析2:
警惕继发性必须治疗
继发性痛经之常见原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它与原发性痛经症状极相似。继发性痛经病因:先天性子宫畸形(包括双角子宫、中隔子宫、残角子宫、阴道横隔等)、盆腔炎症、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子宫息肉、子宫粘连、宫颈管狭窄、卵巢囊肿及盆腔瘀血综合征等。
边爱平特别提出,对年龄超过14岁仍没有月经来潮或经量较少,但每个月有腹痛的青春期女孩要特别注意,必须到医院去做一个B超检查,看是不是子宫畸形、生殖器官畸形、处女膜闭锁或阴道下段闭锁而使经血排不出或排出不畅引起的腹痛,如果确诊,一定要抓紧时间治疗,如错过最佳治疗期,由原发性痛经转为继发性痛经就非常麻烦。
32岁的刘女士,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剖宫产后,她就被痛经折磨着,在孩子两岁时,忍无可忍时她来到了医院,当“子宫腺肌症”这个诊断结果摆在她面前,看到子宫已肿到如孕两三个月大小时,她当时就蒙了,怎么会这样。凌霄鸣告诉记者,子宫腺肌症是由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痛经经量增多与子宫增大,与经期同房,剖宫产,流产手术等有关,刘女士患子宫腺肌症的原因应该和她的剖宫产有很大的关系。
剖析3:
不孕继发性关系很大
凌霄鸣和边爱平同时提出,对患有继发性痛经的女性来说,如果有生育要求,就必须及时治疗,因为,继发性痛经治疗不及时最直接后果就是不孕。
引起继发性痛经,可以人为避免的就是,尽量不流产,经期或妇科疾病以及手术恢复期,尽量避免同房。同时保持乐观的态度,开朗的心态;不要使四肢和小腹在月经期间受凉。
确诊:
B超最实用诊断方法
边爱平说,对于痛经不管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的,最有效且最简单的一种检查方式就是B超,它的确诊率可以达到99%。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