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继发性痛经

发布日期:2014-10-06 12:01:21 浏览次数:1600

继发性痛经:多见于生育后及中年妇女,因盆腔炎症、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内膜异位症系子宫内膜组织生长于子宫腔以外,如子宫肌层、卵巢或盆腔内其它部位,同样有周期性改变及出血,月经期间因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疼痛,并因与周围邻近组织器官粘连,而使痛经逐渐加重,内诊可发现子宫增大较硬,活动较差,或在子宫直肠陷窝内扪及硬的不规则结节或包块,触痛明显。

有可证明的病理变化引起月经期疼痛.

内膜异位症为痛经的常见原因,子宫肌腺病也可引起.少数妇女有一特别紧的子宫颈口(继发于锥形切除,冷冻或电灼);疼痛发生于子宫试图将组织从宫颈口排出时.一个有蒂的粘膜下肌瘤或一个内膜息肉从子宫排出时有时引起痉挛性疼痛.盆腔炎症可引起下腹部广泛的,持续的疼痛,并在经期趋于加重.有时不能找到原因.

治疗

第一线的治疗是药物(如前列腺素合成酶,口服避孕药,炔睾醇,孕素).可能的话,纠正根本的疾病或解剖异常,由此而解除症状.扩张一个狭窄的宫颈可给予3~6个月的缓解(如果需要则可作诊断性刮宫).可能需要作肌瘤剜除,息肉摘除或子宫扩刮术.骶前神经切除术及切割子宫骶骨韧带以阻断子宫的神经供应,对有些病人可能有帮助.催眠可能有用.

[食疗]女性痛经食疗方

痛经是指经期或经期前后发生阵发性下腹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月经初潮即有腹痛者,为原发性痛经,多见于未婚未孕妇女,妇科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初潮后一段时间无痛经,后发生痛经,多发于盆腔器质性病变者,为继发性痛经。中医学认为,痛经主要由于情志不舒、经期感寒、素体虚弱或产妊过多等导致冲任不调,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临床常见气滞血瘀、寒湿凝滞、血虚弱和肝肾不足四个证型。

【枸杞炖兔肉】

配方: 枸杞子15克,兔肉250克。

制法: 将枸杞子和兔肉入适量水中,文火炖熟,用盐调味。

功效: 滋补肝肾,补气养血。

用法: 饮汤吃肉,每日1次。

【鳖甲炖白鸽】

配方: 鳖甲50克,白鸽1只。

制法: 将白鸽用水憋死,除去毛及内脏,鳖甲洗净捶成碎块,放入白鸽腹内。将白鸽放入碗内,加姜、葱、盐、黄酒、清水,再将碗放入锅内隔水炖至鸽烂熟。

功效: 补益肝肾,调补冲任。

用法: 佐餐食用。

【韭菜炒羊肝】

配方: 韭菜150克,羊肝200克。

制法: 将羊肝切成小片,与韭菜一起于铁锅内急火烹炒,加入食盐、味精调味。

功效: 温补肝肾。

用法: 佐餐食用。每日1次,连食1周为1个疗程。经行前5日开始食用。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