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只开了9毛钱的药就治好胃病 社区医生用心留住患者

发布日期:2014-11-18 21:43:44 浏览次数:1602

90岁高龄的唐道华老人,原来居住在侯家桥路口的一个小区,如今,老人随着儿子住到了石门坎附近的江南明珠小区。如今,老人的身体已经不再硬朗,腿脚不便、高血压、脑梗等多种疾病缠身。前不久,老爷子出现了肾衰的表现,家人把他送到石门坎附近的社区医院,但是,跑了几家医院,医生都不敢收,要他们往大医院送。可问了几家大医院都没有空床,在这紧要关头,儿子唐传远想到了他家的“家庭医生”张三川。拨通张三川的电话,他了解了老爷子的病情后,果断地作出决定:“过来吧!我收!”

其实,张三川是止马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白下区建中中医院)的内科主任。说起张三川,唐传远满怀感激:“住院后,张医生把老爷子安排得妥妥当当的才下班,回家后,他还是不放心,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打过来询问病情,经过住院治疗,老爷子的病情终于好转了。”为了表示对张医生的感激,老爷子要求儿子给张医生送锦旗,而这,已经是老爷子给张三川送出的第三面锦旗。“送其他的他不收,我们只能送锦旗表达感谢!”

说起张三川,自己也已过古稀之年的唐传远告诉记者,他们家和张三川认识都快20年了,“他就是我们家的卫生顾问。不但老爷子,就是我们生病了,也都是找他看,基本上不到大医院。虽然现在已经搬得离建中中医院很远,但是,我们还是习惯找张医生看病。”唐传远笑着告诉记者。照理说,唐老爷子一家原本居住的侯家桥,绝对是市中心地段,离省中医院近在咫尺,就是省人民医院等其他大医院也并不远,他们为什么会把自己的健康交托给社区医生张三川?

“张医生的态度真是没的说,你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每天找他看病的人都排着长队,但是,他始终很有耐心,一点架子都没有,对我们家老爷子也跟亲人没两样。”对于选择找张三川看病,唐传远给记者揭开了谜底,除了他服务好外,还能处处为患者着想。“就前阵子,老爷子说胃不舒服,我就帮他去找张医生开吗丁啉,但是,张医生了解情况后,却给我开了胃复安,吗丁啉15.79元一盒,30片,而胃复安才0.9元一瓶,而且有100片。这样的情况,在我们找他看病时经常发生。”对此,张三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答得很简单:“给病人开药,要凭自己的责任心和良知,既要考虑疗效,也要考虑价格。”

日前,记者在采访张三川时,看到他桌上有一盒拆封的阿司匹林肠溶片,“这是刚刚给一个冠心病患者吃的。”原来,张三川上午接诊了一位62岁的老人,他有高血压,2008年做心脏造影诊断出部分血管有不全性梗阻。这次出现胸痛,张三川怀疑他可能是冠心病发作,不敢马虎,马上让他去做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最后果然诊断为冠心病。他一边拿出3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让患者咀嚼,一边交代家人把他送到附近的省中医院去住院。“对于这样的患者,如果把他留在门诊挂挂水,也行,但是这样对病人不负责任,所以,该转的病人我们还是要转。”

而这样的病人,张三川坦言,这3年他已经遇到好几例了。第一例是一位看胃痛的老太太,她自述胃痛并有呕吐症状,张三川在了解病情时得知,老太太有高血压,他立马想起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也有可能被患者误认为是胃痛,赶紧让老太太去做心电图,一查,果然是大面积心梗,他紧急向药房借了一盒阿司匹林肠溶片给老太太吃下,并及时把她送到省中医院抢救。从此,张三川的诊室会常备阿司匹林肠溶片,以备不时之需。“我们每年都有很多机会接受继续教育,以提高自己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心血管专家给我们上课时说过,对于新发急性心梗的患者,第一时间给他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非常关键。”正因为如此,张三川自己掏钱买了阿司匹林肠溶片备在办公室,以便急性心梗病人可以第一时间吃上救命药。

对于备受失眠困扰的徐女士来说,选择社区医院,一开始是冲着社区医院不用排队。一年多前,家住怡景花园的徐女士睡眠一天不如一天,为了让自己睡个安稳觉,她看了南京多家大医院,中药西药吃了无数,但是却未有改善。这一年的看病经历,让徐女士精疲力竭。

因为经常出入医院,徐女士发现,即便是大医院,下午看病的人也比上午少很多,所以,她每次都会选择下午到医院,但即便如此,她每次去医院看病也要花上半天时间。“每次都是挂专家号,医生看病倒都还挺仔细的,但我光排队看个病就要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再加上交钱、拿药等排队的时间,基本上都要花上半天的时间。”后来,徐女士想到了单位定点的止马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果然,社区医院下午清静很多,“基本上来了就能看,看病拿药,半个小时差不多就能完成。而且,现在社区医院改造的环境也都挺好的,跟大医院没啥区别。”更让徐女士放心的是,为她看病的张三川虽然是西医出身,后来又学了中医,根据病情给她开的方子很不错。

止马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林颖超告诉记者,该中心的地理位置很是不利,几步之遥就是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省中医院,为了能吸引居民选择在社区医院就诊,该中心不但对门诊和住院环境进行了改造,同时,该中心的宗旨是做好中医传承、做出中医特色,服务好社区居民。虽然和省中医院是近邻,但该中心一批有专长的社区医生,如小儿推拿科的省级名中医朱升朝、针灸科的市级名中医王宁生、内分泌科擅长糖尿病防治的曹松华主任医师、骨伤科区级名中医陶华等,极具人气。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发展特色科室,已经成了很多社区医疗机构在做好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的同时,吸引人气的一个重要补充。南京市白下区淮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引进退休的针灸科、肛肠科等社区常见病专家,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

省卫生厅厅长郭兴华表示,过去五年,江苏卫生系统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扎实推进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老百姓成为卫生改革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该厅有关负责人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体系的双重“网底”,是城市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和服务平台,是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载体,是实行社区与大医院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前提和条件。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截至2011年6月底,全省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029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24个,以街道为单位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的预防保健服务人次占总量的80%,门急诊人次占当地门急诊总量的46%,门诊均次费用比三级医院低61%。

为了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看得好病,我省将继续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公立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装备,进一步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救治、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精神卫生、采供血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能力。还将组织实施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战略“科教兴卫”工程,进一步提高我省卫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加快建立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四是着力健全城乡基层卫生人员培养培训机制。记者华琳月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2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