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引来肺结核误会

发布日期:2014-11-14 23:32:53 浏览次数:1595

“试验”解释不到位引来“肺结核”误会

南国今报 2009-08-31 日前,博白县水鸣镇卫生院防保所在全镇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结核病易感人群。部分人接受试验后,针眼出现红肿、发痒等症状,并为此惴惴不安。他们在防保所医生的推荐下,注射了90元一针的“微卡”疫苗。博白县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些症状均是接种后发生的正常反应,七天后就会开始自动慢慢消失,而“微卡”疫苗的注射需遵循知情、自愿、自费三原则。对于防保所工作中解释不到位的问题,县卫生局和疾控中心已责令该所改进工作方式并登门向举报者道歉。

村民积极参与试验

8月20日中午,水鸣镇水鸣村、大光村和西塘村等多村村民和水鸣镇街上居民,接到了镇卫生院防保所挨家挨户发放的《结核病筛查告知书》。《告知书》上先是讲述了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而后称为了尽早尽快的发现结核病易感人群,将在全镇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查找结核病易感人群,请大家于8月21日去接种“结核菌素试验针”,检查是否已被感染结核杆菌。

据村民回忆说,发放《告知书》的医生告诉大家,如果在48小时内针眼处出现的红肿直径小于0.5厘米,即呈阴性;如果大于或等于0.5厘米,即呈阳性;如果大于或等于1.5厘米或有水泡、淋巴管炎皮肤坏死,即呈强阳性。医生还称,呈阳性和强阳性者都属易感人群,呈阳性表明已感染结核杆菌,呈强阳性则表明已患肺结核病。听医生宣传后,很多村民便主动到防保所接种。

记者事后了解到,整个水鸣镇共有2500多人参与了接种。

医生推荐自费疫苗

接种后,部分村民出现了针口红肿、发痒等症状,而且红肿直径超过了0.5厘米。按照防保所医生之前的介绍,这就表明已感染结核杆菌。很多村民把感染结核杆菌与患肺结核病等同起来,因此惴惴不安。

大光村村民冯某说,她儿子针眼处的红肿范围超过了0.5厘米,防保所的医生称,她儿子可能已被感染结核杆菌,推荐她儿子注射一针90元的“微卡”疫苗,并称过段时间还要打两针。她还是不放心,8月25日带儿子去博白县人民医院做拍片和验血等检查,结果显示她儿子心、肺、膈均未见异常。

8月28日下午,记者在水鸣镇多个村庄采访时发现,部分人的红肿、发痒症状仍未消除。不少人忧心忡忡地说:“这么多人接种后出现了红肿发痒的症状,到底是我们已感染结核杆菌,还是接种药水有问题?”

村民们认为,肺结核病是国家免费治疗的疾病,即使防保所的医生发现有人患了此病,也应建议患者到县疾控中心接受免费治疗,而不应推荐昂贵的疫苗。

疾控中心责令下属道歉

博白县疾控中心主任邹某、副主任秦某和郑某等三人对记者说,水鸣镇是肺结核高发区,每年被感染结核病的人都在20人以上。因此,疾控中心结合实际情况把水鸣镇当作“结核菌素试验”针的先行试点,凡年满5周岁以上的人可以自愿接种。整个水鸣镇共有2500多人参与接种,约有200人的针眼处出现了直径超过了0.5厘米的红肿,呈阳性;有13人的红肿直径超过1.5厘米,呈强阳性。疾控中心已为呈强阳性的这13人免费做了拍片、验血等检查,最终筛查出只有1人患有肺结核病,此人得到了疾控中心的免费开药治疗。

“开展这种筛查工作是一件好事,红肿、发痒症状都是药物的正常反应,会在七天后开始慢慢自动消失,请大家不要担惊受怕。”他们说,呈阳性和强阳性者都只是表明已感染结核杆菌,但并不表明就已患了肺结核病。“微卡”是一种增强人体免疫力、抗病毒的疫苗,对呈阳性特别是呈强阳性者的预防性治疗可以起到最佳效果,注射此疫苗遵循知情、自愿、自费三原则。

一村民致电向疾控中心举报了关于防保所推荐注射“微卡”的情况,疾控中心调查发现,防保所的医生在工作中存在解释不到位的情况,县卫生局和疾控中心已责成防保所负责人改进工作方式及登门向举报村民道歉。

今报记者赵敏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