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肺结核的预后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病程长且病情变化大。判定肺结核的预后,要全面观察和分析。那么该从哪些方面观察分析来判定肺结核的预后呢?
判定肺结核病的预后之一全身症状:主要观察了解结核的一般中毒症状,如发热、盗汗、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经及时用药治疗,渐有改善示好转,反之则为恶化。
判定肺结核病的预后之二X线检查:X线的检查不仅可确定病变位置、范围、性质,而且可动态观察变化,在观察病灶变化中极为重要,尤其是一些无症状的患者更为重要,胸透与胸片结合更好。
经治疗若病变吸收消散,由渗出性(云絮状密度低、边沿模糊)变为增殖性(密度增高边沿清楚),病变均示好转 ;若由增殖性变为渗出浸润范围扩大,或出现溶解播散、空洞形成,则是恶化的表现,预后差。
判定肺结核病的预后之三痰菌:原痰菌阳性,经治疗后,多次查痰结核杆菌阴性表示好转,以后又排菌为恶化表现。
判定肺结核病的预后之四血沉:病变好转,稳定者,血沉正常;如血沉增速者表示病变活跃,但临床所见,活动性肺结核血沉并不一定增快。
肺结核病的愈合方式,一部分通过完全吸收或钙化,一部分通过纤维组织增生可能将干酪样物质包绕起来,形成纤维干酪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肺结核的愈合指征是:中毒症状完全消失,病灶稳定,停止排菌,局部病灶可为钙化、纤维化、小的纤维干酪灶、空洞闭合等。但有的纤维干酪灶甚至硬结灶内还有结核菌存活,免疫力高时,病灶可较长时间稳定,亦无排菌。一旦机体抵抗力减低时,灶内结核菌又开始活跃,生长繁殖,可造成复发与播散,因而不是真正的痊愈。
(编辑:袁达)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