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难治性肺结核
据2000年开展的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目前全世界人口流动速度和数量远远大于以前,结核菌感染人数多,目前全国已有1/3的人口感染了结核菌,其中有10%的人有发病的可能,因而患肺结核的危险性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大。我国的结核病患者占世界结核病人数1/4,我国现有肺结核病人500万人,每年因肺结核死亡15万人,而结核病患者中,中青年占75%。由于治疗管理不善,导致病人耐药率高达46%,由于药物的治疗无效,一些病人长期排菌,成为肺结核病控制的一大难题,这是造成难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临床上有些浸润型肺结核,由于得病初期治疗不及时、治疗方案不合理,或因停药过早、不规律用药等情况,演变成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表现为肺内病变广泛、有纤维性空洞或数个空洞,痰中排菌长期不阴转。临床症状为咳嗽、吐痰、消瘦或反复咯血等症状明显。对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如异菸肼、链霉素、对氨柳酸、利福平、乙胺丁醇等治疗效果不明显。如果做结核菌耐药性试验,可能对多种抗结核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对这类病人我们称为慢性传染源,也称为“难治性肺结核”。目前对“难治性肺结核”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应包括:肺内病变广泛、侵犯多个肺叶、并有空洞、病情较重,经过系统正规化学治疗二年(或数年)以上仍排菌,且对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者。
对这类病人应采取综合治疗办法。抗结核药物要根据耐药性检查结果或使用病人过去没有用过的敏感药物。新的抗结核药物如:吡嗪酰胺、丙硫异菸胺、利福喷丁、利福布丁、力排肺疾、氟嗪酸、卷曲霉素等药物。选其中几个敏感的药物联用,切忌单用一种新药,因单用一药会很快产生耐药性。这些药物的用量及使用方法也不一样,例如,利福喷丁是一种长效利福平的衍化物,每周只能服用1~2次,原则也是与其他药物联用。病人必须经专科医生根据病情制定适宜的化疗方案,不能自购滥用。
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并从2001年起,安排4000万元的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确保到2005年,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90%的县、治疗200万肺结核病人,到2010年,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达95%以上,治疗400万结核病人的总目标如期实现。同时,结合卫生体制改革,加强结核病防治能力的建设,推动该项控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将会控制难治性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
●吴国隆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