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视网膜血管炎有哪些

发布日期:2014-11-18 17:29:04 浏览次数:1595

第一疾病网编辑:佚名更新时间:2008-6-28 20:34:30

视网膜血管炎(retinal vasculitis)常是许多疾病的眼部表现,如结核以及梅毒、病毒(尤其是巨细胞病毒)和寄生虫等的感染;在内分泌疾病、结节病、Behet综合征及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和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患者也很常见。多数视网膜血管炎常无法明确其病因。视网膜血管炎病理改变为早期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多形核细胞浸润,慢性期和晚期淋巴细胞、浆细胞、类上皮细胞及巨细胞浸润,最终血管壁破坏,管腔变窄、阻塞,为结缔组织取代。视网膜血管炎多发生于青年患者,其临床表现各异,但常以视网膜血管炎阻塞的形式出现,其中又以静脉阻塞最为常见。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retinal vascular periphlebitis)又名Eales病,是亚洲(尤其是印度和中国)常见的一种视网膜血管炎类型。本病原因不明,尽管推测可能与结核、寄生虫疾病、内分泌疾病、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但临床上多见于20~40岁未发现有全身疾病的男性病人。其特征是双眼反复发生视网膜及玻璃体出血,导致视力障碍。本病的临床表现与周边部视网膜血管炎症、毛细血管无灌注和新生血管形成3种基本病理改变有关。

病变初期炎症发生在周边部视网膜小血管,仅见周边部视网膜小片状出血,后极部正常,中央视力未受影响,此时常无症状。随病变范围扩大,出血量增多并部分进入玻璃体腔时,部分患者可有轻度的视力模糊或飞蚊征。多数患者是因后期新生血管大量出血而造成视力突然急剧减退而就诊。眼部检查:外眼正常,眼底多因玻璃体出血而无法窥见,但对侧眼散瞳后检查可发现视网膜周边部有出血,血管旁尤其是静脉旁有白鞘形成。1~2月后玻璃体积血大部分吸收,眼底检查可见双眼视网膜存在类似的血管病变。病程逐渐进展,可因静脉炎症引起广泛的血管闭塞,导致视网膜大面积缺血以及视网膜新生血管膜的纤维增生形成玻璃体视网膜牵引,最后发生大量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裂孔和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终至失明

早期视网膜血管炎可使用皮质类固醇,以控制静脉炎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如发现视网膜周边部大片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可采用激光光凝治疗,以阻止新生血管形成。多数患者的玻璃体积血可自行吸收,尤其是少量或初次发生的出血,出血吸收后常能恢复较好的中心视力。但玻璃体大量出血者,2~3个月仍不能吸收或伴有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应考虑玻璃体手术清除玻璃体积血、松解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引以及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

上一篇文章: 视网膜发炎有哪些下一篇文章: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病因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