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血尿来源及血尿中红细胞形态的变化

发布日期:2014-10-03 19:11:43 浏览次数:1600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由于血尿来源的部位不同,其红细胞形态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判断尿中红细胞的来源是肾内疾病还是肾外疾病,从新鲜尿中观察红细胞形态的变化,根据红细胞异常形态的数量及其所占百分比,来判断非肾小球源性和肾小球源性疾病。我们对临床确诊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血尿中红细胞形态的变化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血尿来源

采用显微镜观察检查尿内红细胞形态的变化,对诊断肾小球疾病引起的血尿和鉴别诊断是有一定价值和临床意义的。棘形、靶形红细胞的出现更具有临床诊断价值。血尿的病因有哪些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故98%血尿是由泌尿系统疾病引起,2%的血尿由全身性疾病或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病变所致。

1.1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遗传性肾炎和薄基底膜肾病(良性家族性血尿);各种间质性肾炎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结核、肿瘤、多囊炎、血管异常,尿路憩室、息肉和先天性畸形等。

1.2全身性疾病:①感染性疾病:败血症流行性血热猩红热钩端螺旋体病丝虫病等;②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紫癜过敏性紫癜和血友病;③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引起肾损害时;④心血管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进l生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肾动脉栓塞静脉血栓形成等。

1.3尿路邻近器官疾病:急慢性前列腺炎、精囊腺炎、急性盆腔炎脓肿宫颈癌输卵管炎阴道炎急性阑尾炎、直肠和肠癌等。

1.4化学物品或药品对尿路的损害:如磺胺药,消炎药,甘露醇,汞、铅、镉等重金属对肾小管的损害;环磷酰胺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抗凝剂如肝素过量也可出现血尿。

1.5功能性血尿:平时运动量小的健康人,突然加大运动量可出现运动性血尿。

2尿红细胞形态分析畸形红细胞标准

2.1Birech报道畸形红细胞分类,红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异常多样。归为以下7种:①酵母菌样红细胞:在红细胞外膜有小泡突出或细胞呈霉菌孢子样改变。②炸面包圈样红细胞:红细胞膜呈明显的内外两圈、四周肥厚,形似炸面包圈。③古钱样红细胞:形似中国古钱币。④膜缺损红细胞:红细胞膜不完整,部分血红蛋白(nb)丢失。⑤大红细胞:细胞体增大,中心淡,无双盘凹陷感。⑥小红细胞:胞体小、外膜增厚,折光增强。⑦手镯样红细胞:胞体较大,呈明显内外两层膜改变。

2.2黄氏等关于畸形红细胞分类:①面包圈样红细胞。②古钱样红细胞。③红细胞膜呈颗粒样、串珠样。④红细胞大小不等,大者为正常的1~2倍,/j、者为其1/2,颜色变浅。⑤残碎红细胞。⑥芽孢样红细胞。⑦棘状样红细胞。⑧其他形状,如细胞膜破裂成各种形状,马蹄形、月牙型等。其他如红细胞呈锯齿型、固缩型、大小一致的均称均一型。

2.3均一型红细胞标准:红细胞大小一致,变化均一,图相在两种以内,多数为正常及桑椹样红细胞,部分可出现影子红细胞。此型多属于非肾小球性血尿。

2.4混合型红细胞标准:根据畸形和均~型红细胞所占比例的不同,可分为畸形为主的混合型红细胞血尿(畸形红细胞50%)和以均一型红细胞为主的混合型红细胞血尿(均一型红细胞所占50%)两种。

2.5判定界限:畸形红细胞占80%以上为肾小球性血尿:畸形红细胞20%,均一型红细胞80%以上为非肾小球陛血尿;畸形红细胞2O%、80%,为混合型血尿。

2.6畸形红细胞形态变化与肾小球性血尿:畸形红细胞各种变化形状分为7~8种。肾小球性血尿,绝大多数为畸形红细胞,占80%以上:非肾小球性血尿,绝大多数为均一型红细胞,占80%以上;以及以畸形红细胞为主(5O%)的混合型和以均一型红细胞为主(50%)的混合型。以上畸形红细胞、均一型红细胞和混合型红细胞3型结果均有趋向性,不存在可逆性,结合临床症状观察更为客观。

3畸形红细胞的形成:

一般认为,红细胞通过肾小球基底膜时受损和经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漏出时受挤压而变形,同时还与尿渗透压、pH等因素有关。因此来自肾脏的红细胞,除外形发生图相变化外,其体积的大小也有显著性差异。

4结论

据临床观察,可根据尿中红细胞形态的变化来判断血尿的来源,是肾小球疾病还是非肾小球疾病引起的,诊断符合率多在95%以上。红细胞70%以上变形多来自肾内血尿,即绝大多数为肾小球疾患的血尿为变形红细胞血尿。临床检验中,用超高倍显微镜的相差原理观察尿沉渣红细胞的形态变化,有助于对泌尿系统疾病作出鉴别诊断。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