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症状介绍
近年来,据相关数据显示,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作率一直居高不下。更值得关切的是: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约有10万以上的宝宝得了先天性心脏病,这个数字让很多人胆战心惊,先天性心脏病主要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法洛氏四联征等心血管畸形。笔者根据相关资料,解析一下通常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症状。广大家长应该重视。
临床数据显示,一般很少的先天性心脏病能查出详细的起因。但是能够确认主要是由于心脏、大血管在胚胎早期发育失常或发育障碍所引起的心血管解剖结构异常的一组先天性畸形的疾病。甚至包括数十种从简单到复杂的心脏或大血管的发育异常。
很多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没有被早期诊察出来,在病情进展过程中发生各种并发症,从而延误了治疗,如先天性心脏病并发了爱森曼格综合症,就是手术的禁忌症,往往就失去了手术的机会,使很多患儿年幼夭折。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准则是早发现早治疗,因此早发现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症状,对治疗是有很大有助的。
为了便于家长了解如何早期发现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如何及时治疗等科普知识,现根据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活动力学及解剖特点及分流方向分为三类,并分别叙述其主要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症状和现象。
A:第一种左心向右心分流组在临床上常有以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症状及现象:
先天性心脏病症状一呼吸急促:在新生儿或婴儿时期,发现患儿因饥饿迫不及待地求食,但发现吸吮乏力,呼吸浅进,吮奶未完即因气促而弃奶喘息,吸几口就停一下,觉得很累,满头大汗。
先天性心脏病症状二反复呼吸道感染或肺炎:这是最通常的症状及就诊发现心脏杂音的,因肺部充血,轻度呼吸道感染就易引起支气管肺炎,引起呛咳,呼吸急促,有的宝宝在啼哭时声音沙哑,甚至发生心功能不全等症状。
先天性心脏病症状三滋长发育迟缓:由于体循环流量及血氧供给不足所致,滋长发育比同龄小儿迟缓,其体重落后比身长落后更明显。
先天性心脏病症状四水肿:当发现先天性心脏病小儿,有上述各种症状和现象,若发现尿少,下肢发生凹陷性水肿时,则表达小儿从功能已不能代偿而致心力衰竭了,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警示!
先天性心脏病症状五紫绀:一般这组疾病不会发生紫绀,但如不及时治疗,引起肺动脉高压并发症,引起血流右心向左心分流即可发生紫绀,也说明已失去治疗机会了。
B.第二种右心向左心分流组,为一种复杂畸形的婴儿先天性心脏病。通常临床症状及现象为:
1.紫绀或称青紫: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症状,现象在皮肤,黏膜(尤其口唇)紫绀,尤其在哭吵、活动后加剧,如在新生儿期发生紫绀,通常的有完全性大动脉错位,肺动脉闭锁等;在6个月~1岁逐渐发生紫绀加重的有法乐四联症等。
2.蹲踞:是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法乐四联症通常的现象,除了紫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外,当他会行走后,你会发现患儿活动量不大,走不远就感乏力,自动采用蹲下姿势或取胸膝卧位,休息片刻后再站起来活动,这个蹲踞过程使体循环阻碍增高,促进静脉血回入心脏量增加和氧用,以改善缺氧症状。
3.昏厥:又称缺氧性发作,往往发生在哺乳、啼哭、排便时因缺氧,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宝宝突发呼吸困难,紫绀加重,失去知觉甚至抽筋。
4.杵状指(趾):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症状杵状指(趾)在法乐四联症中经常发生,因宝宝长期缺氧,指(趾)端软组织增生,使手指、足趾呈鼓槌样改变,临床上往往会在婴儿2~3岁后发生。
5.咯血:在法乐四联症儿童病例中,因长期缺氧,肺部形成侧支循环的血管破裂可引起咯血。
C:第三种:无分流组在左,右心或大血管中无异常交通,故无肺部充血常致呼吸道、肺炎的现象,也无动、静脉血混和的存在,所以也无紫绀现象,此类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有单纯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等。
建议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发生上诉症状,应该及时入院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的时间。
医学解析,有的心脏位于胸腔的右侧称为右位心。轻度的畸形,能够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杂音,有的只是在专科医师诊查时方被发现。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吸乳无力而少,发育迟缓,经常现象为手足和颜面发紫,特殊以口唇、鼻尖和耳廓、手指尖为明显,在哭闹时更为明显。紫钳就是指面、子足的皮肤从青紫色变成暗紫色,是由于大量含氧量少的血液流到该处所引起的症状。如紫钳型法乐民四联症,缓慢行走时都感到困难,严重时可发生昏逃。另外紫钳型心脏病的病人,手足指趾端可发生象鼓锤样的增生,所以称为样状指(趾)。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