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小儿心脏病治疗中心三八红旗集体事迹
中国江西网3月5日南昌讯(胡梅英 报道)江西省儿童医院小儿心脏病治疗中心是我省唯一的一所由省卫生厅批准授牌的治疗小儿心脏病的专科医疗机构。中心于2002年成立,在省内独创应用多学科联合优势配置模式,由小儿心内科及心导管介入、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及心超室四部分组成。现有医务人员共72人。女性医务人员60人,占总人数的83%。近几年来,小儿心脏病治疗中心充分发挥女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妇女干部的综合素质。她们通过认真组织开展业务技能竞赛、电话回访与家访、关爱福利院儿童、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等一系列人性化的巾帼建功活动。
中心女职工们与全科同事紧密连接在一起,立足岗位,团结拼搏,以救死扶伤为天职,创下了有目共睹的卓越成绩。中心先后被评为“党员示范岗”、“院感先进科室”、省级“青年文明号”、全省卫生系统“医德医风示范岗”、省直机关三八红旗集体”、省直“巾帼文明岗”,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该中心又被省妇联授予全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她们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谱写了华美的乐章,展示着新时期妇女的新形象,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一、加强组织队伍建设,创建领先科室
目前,中心拥有专业医师20人,其中高级医师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中心设置床位70张,其中重症监护床位20张。2009年成为江西省卫生厅领先学科建设科室。
心脏病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的服务理念。上至科主任、护士长、下至医生、护士,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将好的技术、好的经验、好的作风一代一代传下去。小儿心脏病中心自2002年10月成立以来,门诊专科就诊人数达70000人次,收治住院患儿9093人次,2011年手术量达1186台,累积完成先心手术3600多台,手术者最小年龄为9天,最低体重2.5kg。其中小于1岁的婴儿占50%,复杂先心占20%,手术成功率达97.9%。中心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术式,如大动脉转位Switch术、右室双出口纠治术、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根治术等,填补了省内空白。举办了江西省首届小儿心血管疾病诊治学习班,中心先后承担省厅科研课题18项,其中一项获得江西省科学进步三等奖,发表论文60余篇。
二、发挥巾帼模范带头作用,提供优质服务
科主任陈霞主任医师,曾赴意大利进修,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洞察本专业的国内外新动态、新进展,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项目。临床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热爱医疗事业,心系广大患者,深受患者家属及社会各界的好评。可她七十几多岁的老父亲因脑血管意外昏迷不醒住院治疗期间,她却顾不上照顾病危中的父亲,坚守岗位,天天在病房里守护着那些病危的孩子。
护士长胡梅英、副主任护师。十八年来,以她的热忱、爱心、责任感对待工作。工作中,她深知作为护士长的影响力。为此,她以身作则,吃苦在先,任劳任怨,一切以科室工作为重,以需要为先,只要工作需要,不管是过年过节,还是深更半夜,她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2008年的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强烈地震。当天晚上10点钟,胡梅英护士长接到了省卫生厅紧急支援的指令,24小时内赶赴灾区,当时,她的爱人正在外地出差,孩子尚小无人照顾,她深知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面对险情,她没有选择退却,全身心地投入抗震救灾的工作当中。她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唱响着一首永不停歇的白衣神圣生命凯歌。
段君凯主任是我院科教科的科长,也是我中心心内科的主任医生,还是南大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并担任江西省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及秘书。至今已发表论文7篇、参与省厅级课题11项、获得科研成果1项。她不但要负责科教科行政业务,每天还要到病房查房与教学,进行小儿心脏病介入手术。在如此繁重的工作面前,她从不喊苦喊累,用自己的心血换来了同事和患者的信任、爱戴和尊敬。
副主任护士胡淑霞,是我院培养的第一批小儿心脏病专科护士,她练就一身过硬的护理技能本领,事事做到从我做起,严格要求,给年轻护士树立了好榜样。尽管孩子还小,爱人工作繁忙,但她身先士卒,购买了大量的专业书籍,用十倍百倍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坚持学习,并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年轻护士,使科内形成了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学习风气。
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提高文化修养、积累专业知识; 她们以勤奋忘我的工作热诚,勇担模范带头重任,树立行业新风,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妇女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弘扬奉献精神,构建和谐医患
心脏病中心全体医务人员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本职,无私奉献。在面对家庭困难患者时,女职工们带头积极捐钱捐物累计数万余元。2008年4月起分别与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和江西省革命老区爱心基金会正式签约,联合开展的“贫孤先心病儿童”手术资助项目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全面启动,与爱心基金会合作已完成爱心手术400例,与郭氏集团基金会合作完成小儿先心手术共140例,手术治疗成功率达100%。
记得前年9月,心脏病中心来了位父亲残疾,劳动能力丧失,母亲又体弱多病的孩子,是全村上最穷的低保困难户。面对这样的家庭,看着他们无助的眼神,心脏病中心为他申请了基金会的免费资助。然而小孩的爸爸辛苦给孩子攒齐的500元营养费,一分不剩地让小偷给偷了。结果,孩子妈妈越想越伤心急得要跳楼。中心的医务人员认真安抚家长的情绪,护士长胡梅英当场就给了200元给患儿家长作为饭钱。尽管如此,护士长还是不放心,200多元够他们吃饭吗,孩子的身体本来就弱,营养跟的上吗?想到这些,护士长和主任一起商量,在第二天的晨会上号召大家一起展开了一场爱心接力赛,大家有钱出钱,有物出物,你20,他50,我100的捐助开了,不知不觉中,就凑到了1千多元。当护士长把这些钱和衣物给到妈妈手中时,老实善良的她感动地只知道流泪,不停的说谢谢。经过大家的细心照顾,孩子康复了。由于过度的担心和劳累,这位孩子的妈妈又生病了,高烧40度不退,浑身发冷,大家知道这些后,主动承担了照顾孩子及她的生活。护士长还亲自给她买退烧和消炎药。出院当天,两夫妻感动地一个劲地说:“谢谢,真是太谢谢了,我没想到你们救好了我儿子,为我们捐款,还有回家的路费给我们,你们真是菩萨心啊……”。
类似这样的情景在中心是经常上演的。此外,中心从2005年起,每年前往南昌市福利院探望孤残儿童,为他们免费义诊,送去药品、食品和玩具。在“六一”等特殊节日都会为住院患儿赠送玩具、书籍等礼物。
四、注重业务学习,建设高技术团队
中心对医护人员的业务学习非常重视,每周在医疗任务非常繁忙的情况下专门挤出一个下午的时间进行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从理论基础、临床技能等各个方面加强培训与锻炼。学习内容涉及面广而丰富,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并将教学课件共享。女职工们无论是进夜班还是出夜班,尽管身体疲惫,仍积极参与。教室里座无虚席,大伙儿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中心为科室业务骨干提供外出学习与进修的机会,不断把外面的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理念带回运用到临床实践中。
五、奋战“两病” 展现团队凝聚力
自2010年8月25日开始启动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救治试点工作以来,中心迎来收治患儿的高峰,床位使用率高达200%,为使大量先心病免费救治手术患儿入院等待手术时间不过长,大家加班加点的工作,有的医生上了夜班,接着还要上手术台,连续上班36小时;有的腰椎病发了,戴着护腰坚持手术;有的站久了下肢静脉曲张,更有的是不少同志无法顾及家人,老人病了无人照顾,有的儿女备战高考却无暇顾及;有的患了重症肺炎还在坚持工作;有的新婚燕尔一天假也没休……大家任劳任怨,齐心协力迎战医疗高峰,完成先心救治达1378台,居全省第一。
“患儿健康”是我们的愿望。荣誉面前,中心的女职工决心以满腔热忱,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岗位,兢兢业业,勤勉工作,开拓创新,甘于奉献,充分展现巾帼风采,为病人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塑造医院良好形象,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积极投身到小儿心脏病医疗发展事业中。
凡本网专稿栏目内的所有作品,包括标有“中国江西”版权LOGO的图片,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新闻网”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江西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