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先兆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作率较高,约占出生婴儿的8-12。除少数先天性心脏病病人有自愈的可能外,绝大部分病人都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幼儿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后身体会有很多先兆预示,所以家长要时刻警惕孩子,以便能够早发现、早治疗,以免病情进展严重。
我国一年出生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大约有15万例。根据最新的资料统计,新生儿自然死亡的首要病因是先天性心脏病。有的新生儿得了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比如大动脉转位(两根大动脉长反了,应该与右心室联接的肺动脉联接到了左心室;应该与左心室联接的主动脉联接到了右心室),这种病是比较通常心脏复杂畸形,必需在出生后两个星期之内做一次非常大的手术,把两个动脉换回来。如果错过了这个最佳手术时机,小孩就只有等待死亡了。因而先心病的早期诊察及治疗非常重要,复杂的先天性疾病尤其如此。
据相关资料统计,先天性心脏病如今已成为5岁以下幼儿的第一死亡起因。怀孕后的头三个月是胎儿心脏内结构发育成形的关键时期,此时不能有任何干扰,如果在发育过程中任何起因引起心内结构发育发生停顿、混乱或出生后应该退化的组织未能退化即可形成心脏内发生缺损、各部分连接异常、发育不良、闭锁或发生异常通道,即为先天性心脏病。
由于先天性心脏病缺乏有效的预防方法,加上没有经过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到一岁时有一半死亡,到两岁时有2/3死亡。因此,早发现、早诊察、早治疗是减少该病自然死亡率的关键。
幼儿经常会做出一些令人费解的行为,如不停地大哭、莫名其妙地躁动不安等,而且很难被安抚下来。专家称,不要以为这是婴儿不懂事,这些行为预示着他们的心脏可能有问题。平时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下现象时就应警惕得了先心病:
经常感冒,反复发生支气管炎、肺炎。喂奶困难或婴儿拒食、呛咳,常发生吃吃停停、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憋气等。皮肤持续地发生紫绀,在鼻尖、口唇、指趾、甲床最明显。能走路的孩子,在行走或玩耍时常会主动蹲下片刻。较年长的小儿手指及脚趾末节粗大、颜色变暗。儿童诉说易疲乏,体力较差,平素多汗、口周发青、咯血。发育不正常,现象为瘦弱、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孩子发生胸痛、晕厥。
以上这些症状现象均预示着幼儿患了先天性心脏病,此时,家长要趁早带孩子到正规正诊断断诊察,确认治疗方案,以使孩子尽快能像正常幼儿一样生活、学习。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