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胰腺癌称王了

发布日期:2014-11-23 11:19:24 浏览次数:1600

在我们身体上腹部深处,有一个非常小且不显眼的器官,这就是胰腺。胰腺虽小,但作用非凡,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胰腺癌的发病率以前仅占恶性肿瘤的1%,而近年来已成为发病率升高最为明显的恶性肿瘤。上海市男性胰腺癌发病率已经接近欧美国家

。我们门诊收治的6894例癌症病人中,胰腺癌发病率增长最快,去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上升了50%左右。

名列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榜首”

过去,人们常说,肝癌是“癌中之王”,而胰腺癌则是“王中之王”。近年来,在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排行榜上,胰腺癌始终保持“癌中之王”岿然不动。由于缺乏早期诊断方法,所以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难以得到早期治疗,且胰腺癌早期就可广泛转移,手术切除率低,术后常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目前,只有10%~15%的患者有手术切除的机会,其中能根治者仅为5%~7.5%。胰腺癌的预后极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报告,胰腺癌1年生存率为8%,5年生存率为3%,中位生存期仅6~10月(有转移者仅3~6月)。我国外科的统计资料显示,胰腺癌5年生存率在5%左右。

发病年龄整整提前了20岁

胰腺癌虽然在治疗上没有很大的进展,但却日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胰腺癌的发病年龄整整提前了20岁,发病高峰期由10年前的60岁左右提前至现在的40岁左右。患者大多数为事业有成之士,有饮食、化学药物、吸烟、糖尿病和慢性胰腺炎五大致病因子。该病具有很强的摧残性,患者很痛苦,生存质量差,严重者彻底丧失劳动能力。目前,对胰腺癌治疗的唯一办法是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由于胰腺癌的表现是上腹部疼痛,很容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家族史中有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的人都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须定期进行随访。

寻找胰腺癌的“蛛丝马迹”

尽管胰腺癌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但只要提高警惕,我们还是能够找到其“蛛丝马迹”的。一般认为,40岁以上患者近期出现下列临床表现者,应考虑胰腺癌的可能:

●60%的患者初期表现为上腹疼痛和说不清的不适闷堵感,时轻时重,时有时无,一般夜间更明显。

●出现黄疸,而没有胆结石等疾病。胰腺癌病人90%有黄疸,黄疸多出现于腹痛发生3个月左右。

体重减轻。胰腺癌虽隐秘,但其引起的消耗却遮掩不了。约有80%患者有引人注目的体重减轻,在数月内体重可减轻30公斤,渐呈恶病质状态。胃病患者因消化吸收障碍也会有体重减轻,但不会如胰腺癌这般明显。

●近期出现的脂肪泻或糖尿病突然加重。

治疗需破解五大难关

目前,胰腺癌的治疗主要面临五大难关———

1、一旦发现,多属晚期,手术不行,化放疗弊大于利,且大都效果较差;

2、严重的腹部疼痛与腰部酸胀感,所有癌性疼痛中,数胰腺癌疼痛最为剧烈;

3、局部梗阻,严重的阻塞性黄疸

4、很容易周边转移、浸润,且上下左右均属重要脏器;

5、消化道障碍。而破解的关键在于阻止癌瘤生长、止痛、消除或防范梗阻。对于第一大难关,我们采用扶正及调整之法,有针对性地扶持患者体内正气,调整多项机能,调节免疫,改善体质,从而抑制了肿瘤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期限。其次,是止痛问题。胰腺癌患者常十分疼痛,故通常用了美施康啶等吗啡类麻醉剂才有一定效果。而这类止痛剂又常麻痹胃肠,以致本已失调的胃肠功能更见障碍,常表现为严重的呕呃、便秘等症。而我们通常以外敷为主,严重疼痛者以中药制剂湿敷加干敷交替,这种透皮给药,常可使局部水肿减轻,疼痛明显缓解,且有利于胃肠蠕动。这就为棘手的胰腺癌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再次,是梗阻问题。对此,我们主张中西医结合,可以外敷改善的,以外敷为主;外敷一时难以解决的,可以内引流、外引流或胃肠吻合术等,配合中药外敷、防止新的梗阻,这常可明显缓解梗阻。以调整为主,护胃为先的中药汤剂,对消化道障碍的调整,也常是十分有效的。此外,对病灶局部,有可能以介入等方法解决的,可配合介入等;对需作全身化疗的,也可适当配合化疗。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