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银屑病的治疗新研究
清代医家徐灵胎在其《伤寒论类方》中有言血由肺之清道而出,与汗从皮毛而泄同。汗从皮毛而泄在人体本能来讲,就是出汗,治疗上叫做汗法。血由肺之清道而出在中医学里叫作衄,俗语所云红汗也。在徐灵胎看来,红汗的作用与汗同,也能解热邪。
《伤寒论》24条云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服桂枝汤后烦,笔者理解为表邪欲解而不得解。这时候,使用开腠启闭的麻黄汤发汗可解;《伤寒论》46条、47条、55条讲的得衄可以衄乃解24条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也可解。我们可以把针刺理解为一种主动得衄的治疗方法,与衄、与汗相通,都有解热邪的作用。
思路放开后,我们会发现,不仅出汗、衄血,包括取嚏、刺络放血、针刺、熏洗、沐浴等,都成为了与麻黄汤发汗可同用、可互助、可替代的治疗手段,这不就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汗吐下三法可赅众法的汗法相通了吗?
银屑病之白屑是帮助、分担汗之功能的一种表现,是人体欲自解邪的本能体现。可惜的是,这种本能与衄一样,常常被医患共同误解,不是给予鼓励和帮助,而是一味地压制。从这个角度出发,笔者将银屑病称为白汗。
将红汗、白汗和正汗相提并论,可以去除患者对于皮损增多的恐惧。汗出宜彻,白汗从解热邪的角度来讲也应该彻,故在出汗变匀的过程中皮损变散变多并不是坏现象。汗法治疗银屑病的原理是以汗代癣,是以正汗来替代白汗,是用积极的、主动的、多渠道的泛汗手段,取代患者畏惧、不愿接受的白汗之病。在两者交接没有完成的时候,以热邪外散为目标,红汗、白汗和正汗的变匀、适当增多,都是应该被鼓励的。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