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早搏一定要积极治疗吗

发布日期:2014-10-17 20:46:49 浏览次数:1595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何泳 通讯员 王海芳)小薛这几天一直忧心忡忡,原来上周体检时查出了“早搏”,现在正在咨询如何进行“积极”治疗,为此,他担心不已。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周淑娴教授说,事实上,早搏患者要区分情况,无须过度治疗。

是否需要治疗需首先明确诊断

早搏,是过早搏动的简称,亦称期前收缩期外收缩,是一种最常见的异位心律,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 房性、房室交界处性和室性四种,以室性最多见,其次为房性,窦性过早搏动罕见。

周教授说,早搏是否需要治疗,应该做以下区分:首先明确是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还是功能性的。通常来说,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早搏往往在运动、劳累状态下多发,而非器质性病变的早搏往往在安静、休息状态下多发。由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早搏,一定要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而功能性的早搏,常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主要的表现可能是主观感觉方面,在生理层面并不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年轻早搏女患者很少罹患冠心病

患者的年龄、性别,也常常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如一个30岁的早搏患者,如果是女性,多以功能性的居多,因为女性在绝经以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是很少罹患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如果是男性,则要看他有没有吸烟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家族史,需排除冠心病等器质性疾病。最简单的,就是做一个心脏超声波检查,确定一下心脏的大小、结构、功能有没有问题,以便确诊。进一步进行冠状动脉的检查如冠脉CT、冠脉造影等确诊冠心病。

症状明显的功能性早搏需治疗

周教授说,对于功能性早搏,如果自觉症状不明显,仅仅是在心电图上有表现,就没必要进行药物治疗,应该着重对生活方式和规律的调整,除了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还要保持情绪稳定,协调好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因为情绪高度紧张、心理压力大是引起功能性早搏的主要诱因。

如果自觉症状明显,对工作生活造成影响,则要寻求医生的帮助,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用药以缓解症状,可以服用调解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情况严重的可以使用β 阻滞剂类药物(如倍他乐克)抗心律失常,或是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周教授提醒:总之,在早搏的治疗上,切不可抱着“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态度,因为过度治疗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可能比早搏本身要严重得多。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