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乍暖还寒 防中风

发布日期:2014-10-04 06:29:55 浏览次数:1595

现任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专家,脑病科主任,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擅长治疗:脑血管疾病、脑外伤痴呆眩晕面瘫、脑瘫、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有资料显示,50%以上的中风(脑卒中)疾病都发生在春季,这是因为由冬到春,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血液循环加快,血压也随之升高。当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导致脑血管破裂而中风。所以,中老年人春季应该警惕中风危险。

目前,在全世界,脑血管病是第一位的致残原因和第二位的致死原因,而在我国各种疾病的死亡率排序中,脑血管病已跃居第一位。每年新发生脑血管病的人数约150万例,且有近120万脑血管病患者死亡;存活的病人有500万~600万人,其中70%将会终身承受半身不遂、手脚麻痹语言障碍、痴呆等后遗症的痛苦。

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和吸烟等都是引发中风的重要诱因。李妍怡介绍,兰州春季气温变化较大,很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病情波动或加重,进而导致脑卒中。因此,对于这些高危人群来说,预防早春中风很关键。容易引起中风的因素,如果按危险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分别是高血压、吸烟、腰臀比、饮食风险、体力活动、糖尿病、饮酒和心源性因素。可见,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而将腰臀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也很重要,因为腰围越大,中风的风险就越高。

此外,每天少抽烟,吃饭的时候少吃油,工作间歇适当地进行体育活动,防止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等,都可远离中风。如果已经出现血压或血糖问题,也不用害怕,每天规律地服用长效的降压、降糖药物,同时控制体重,也能让自己的安全系数提高。

预防中风其实并不复杂,李妍怡介绍,只要从日常点滴做起,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和体重。研究表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0mmHg)是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中风有很高的复发率,尤其是有中风发作经历的患者,适度锻炼是减少中风发作几率的有效方式。而对于中风出现偏瘫症状的患者而言,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加强功能性康复锻炼。

对于饮食,每天增加1份水果和蔬菜以降低中风的危险。患有三高、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是中风的高危人群。早晚温差大,寒潮来袭,中风随时可能脱离潜伏期。李妍怡建议,冬季老年人起床可以稍晚,等气温略微上升再起床。起床时先躺三分钟,再坐三分钟,下地再坐三分钟,起床最好用“慢动作”。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