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也中风治疗莫耽搁
黄先生:我54岁,半年前左耳突发性耳聋,同时伴有眩晕、耳鸣症状。当时我以为是自己忙生意累的,休息休息会好,也没去看医生。一晃半年时间过去了,我的耳聋症状没任何好转。请问,我怎么会突然耳聋了呢?现在还能治吗?
洪医生:突发性耳聋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尤其是气温变化大的时候,发病率更高。突发性耳聋一般是单侧,经常伴有耳鸣和眩晕症状,多半原因是耳朵的供血血管痉挛、狭窄或栓塞导致的,通俗来讲就是“耳中风”。 “耳中风”越早治疗治愈率越高。一般发病后一周以内治疗效果比较好,如果发病超过三个月,基本就没有治愈希望了。
乔女士:我工作压力较大,经常失眠。为了缓解压力放松心情,也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我晚上临睡前喜欢用 MP3听听音乐,经常睡着了也没有把耳机拿下来。最近一两个月,我发现听力明显下降。请问,这与我经常用 MP3有关系吗?
洪医生:当然有关系,你这是自毁听力。MP3最大音量可以超过80分贝,相当于一台割草机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能直接损伤听力。人体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锤骨、镫骨和砧骨三块小骨相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冲动沿听神经转为神经能,这样声音的信息就传到了大脑。
耳机直接贴近外耳,塞入式耳机还进入了耳道,声压直接进入耳内,集中地传递到很薄的鼓膜上,没有缓冲的余地,这样就刺激了听神经的末梢,刺激的冲动引起听神经的异常兴奋,极容易造成听觉疲劳。还会造成一些全身性的不良影响,主要症状有耳鸣、轻度听力下降、重听以及耳朵稍感疼痛等。一般来说,佩戴耳机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音量不宜超过耳机总音量的百分之六十。
王女士:最近一个多月以来,我的两只耳朵总嗡嗡叫,尤其是晚上,总像有吸油烟机的声音。去医院查了血压、甲状腺什么的,都正常。听力也没有下降。医生给我开了药,我吃了一周,没啥效果。请问这是咋回事?该怎样治疗和调理?
洪医生:据您描述,您很可能是神经性耳鸣。神经性耳鸣目前是世界医学界的难题之一,发病机制还没有搞清。目前治疗神经性耳鸣主要分两部分:一是药物治疗;二是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一般效果比较差,有时心理治疗倒是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熬夜、疲劳过度、精神高度紧张都可导致神经性耳鸣,所以患者要心理放松,注意休息,尽量转移对耳鸣的注意力;在饮食上,咖啡、酒精、甜食、辛辣食品都要少吃少喝。而那些具有补肾清肝、活血通窍作用的食物可以多多食用。
李先生:我小孩刚刚两个月大,孩子出生后三天筛查听力,没通过;42天后又去复查,又没通过。但我们在家里做试验,发现孩子对声音有反应。请问,我小孩听力筛查没通过,是否就确定是听力障碍?如果真有障碍,会不会影响语言能力?能治疗吗?
洪医生: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准确率在70%左右。您的孩子虽然两次听力筛查都没通过,但还不能就此确定就是听力障碍,在孩子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时还要定期去做检查,医生会通过综合分析,做出听力诊断。婴儿听力有问题也是分级别的,如果是轻中度听力下降,可以用助听器矫正,一般不会影响孩子说话交流;如果两个耳朵听力都有极重度下降,现在也可以做人工耳蜗解决。但不论孩子存在何种听力问题,都必须在孩子一岁以内诊断清楚,以便及时治疗。
刘女士:我老公在部队工作,经常射击训练。前不久感冒之后去训练,回来后一侧耳朵就开始耳鸣,去医院做听力学检查,医生说高音听力轻度下降。请问,他这种情况会不会对身体其他方面有不良影响?还需要做其他检查和治疗吗?
洪医生:建议你老公最好做个磁共振检查,看内耳和听神经有无问题,排除听神经瘤。因为噪音引起的耳鸣一般都是双侧的。如果检查无器质性改变,可能就是单纯的由内耳引起的神经性耳鸣,只要注意休息,心理放松,一般不会对身体产生其他不良影响。
文/本报记者 马力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