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救治中风 抓紧黄金3小时

发布日期:2014-11-28 16:14:32 浏览次数:1595

刘新峰,现任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和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神经病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2009年被评为全军科技拔尖人才。担任全军神经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军区神经内科分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神经病学分会副主委,江苏省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组长和全军脑血管病介入学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任国际英文杂志《InterventionalNeurology》主编,《CerebrovascularDiseases》、《InternationalJournalofStroke》和国内10余家神经科或脑血管病杂志的编委及《中国临床神经科学》副主编,多次担任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主席和国家自然基金委终审专家评委。

中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它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以脑梗死最为常见。近年来随着人口寿命延长,生活方式的改变,使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构成了疾病三大死亡原因,其中中风居第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因此,了解中风预警的信号和发病时间窗,控制危险因素,将大大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减少伤残率。

及时识别脑中风预警信号

刘新峰表示,中风有12种常见的预兆,特别强调“突然”二字,依次为:(1)突然感到眩晕。(2)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口角歪斜、流口水,有的为舌麻、唇麻。(3)突然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或听不懂别人讲话。(4)突然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症状逐渐加重或呈持续性。(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7)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或突发性地对近事遗忘。(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10)整天昏昏欲睡或嗜睡状态。(11)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12)突然出现短暂的黑朦视物模糊

一旦出现上述表现,应紧急送到有条件进行脑卒中溶栓和规范化治疗的医院,并立即行头颅CT或脑部核磁共振(MRI)等检查。尽早诊断脑中风并接受早期的正规治疗,可以大大降低脑中风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并有机会完全康复。

中风后3小时窗口期很关键

对于中风病人来说,时间就是大脑功能,时间就是生命。刘新峰介绍,在中风的治疗上,临床上有一个关于中风“时间窗”的概念。即发生中风后,患者要在3小时内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溶栓急救,最迟不得超过6小时,否则致残率、致死率将成倍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越早送医院救治越好。只有严格把握中风抢救“时间窗”,才能避免和减少中风后遗症的发生,并有机会完全康复。

“临床上,有些人经常去医院挂水,认为挂水可以疏通血管,不得中风,实际上这是不科学的。”刘新峰表示,挂水对血管壁损伤的修复以及血管壁上沉积的斑块治疗作用并不大,真正预防中风第一位还是要控制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除此之外,临床上还有不少人开始出现中风症状没当回事,看到过一会又没事了,就抛到了脑后,结果这样的症状反复了几次最终让他住进了医院。殊不知,这种间隙性的小发作,正预示着发生大中风的危险,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查清楚。

控制危险因素预防中风

中风重在预防,预防永远是第一位的,其核心是控制能诱发中风的危险因素。刘新峰表示,对于中风而言,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是需要重点控制的危险因素,因此,预防脑卒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发现脑卒中危险因素时,早期干预。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着重了解血压、血糖、血脂以及体重变化,及时发现卒中危险因素并找专业医生进行干预控制。

第二、调整饮食结构,改变生活方式。限制盐的摄入,清淡饮食。饮食中注意多蔬菜水果、低热量、低脂肪、低盐,霉变的食品、咸鱼、冷食品,要禁食。此外,要减肥,控制体重。肥胖不仅会增加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同时肥胖者高血压的患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6倍,减肥还能降低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患病率。而减肥,控制体重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是节制饮食,减少每天摄入热量。增加运动,多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和体育锻炼,如可采用慢跑、散步、太极拳等,消耗体内过多脂肪。戒除不良习惯,如吸烟、酗酒,应限制饮酒。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心情要舒畅,切忌激动、暴怒及过度疲劳。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关系极为密切。当气温骤变,气压、温度明显改变时,由于中老年人,特别是体弱多病者,多半不适应而易患病。故应注意防暑保暖。第三、及早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定期去专科门诊随访。戚在兵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