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吃得多动得少 中风亲近年轻人

发布日期:2014-10-02 23:21:30 浏览次数:1595

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薛洪利介绍,脑卒中的急性期治疗是提高脑卒中患者存活率的必要条件。而脑卒中的急性期治疗涉及脑卒中的现场识别、呼叫急救系统、患者转运及到达有治疗脑卒中的中心医院后的临床检查、决策及用药等。在这一连续的过程中,患者家属和社区医生在前期阶段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处理得当,将为后续治疗创造一个良好条件。反之 , 将严重影响到大医院后的抢救和治疗效果。

现场识别是家属和社区医生在脑卒中急性期承担的第一项任务,因此我们必须了解脑卒中的常见症状,识别后呼叫“120”,才能为患者创造很多的生存机会。那么脑卒中都有哪些早期症状呢?薛洪利介绍,当患者出现以下症状时必须高度警惕:

全脑受损害症状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神志不清。局部脑损害症状脑的某一部位出血或梗死,出现的症状复杂,但常见的有:偏瘫,即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可因无力而跌倒;一侧面部或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偏盲,双眼的同一侧看不清东西;说不出话,或听不懂别人说话,或不理解也写不出以前会读会写的字;眩晕,可伴恶心、呕吐,即看东西天旋地转,敢睁眼或自身摇晃不稳感;发音、吞咽困难,说话不清,舌头发笨,饮水呛咳共济失调,即走路不稳、左右摇晃、动作不协调。

这些症状有时单独出现一个,有时出现多个。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转往有条件的医院就医。

何谓小中风?薛洪利介绍,小中风是一种通俗称呼,它的学名叫一过性脑缺血。小中风是指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动脉系统,因各种原因所致血管欠通,发生短暂性供血不足。因发病突然,使相应营养区域的神经功能缺损,但可在几分钟、几小时,最多在24小时之内又不治自愈,不留任何痕迹,来去匆匆,有点“神出鬼没”。因为它对身体无甚危害,故常引不起人们的重视,但往往留下日后的不可收拾的遗憾,不少还可转化成大中风。

近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脑血管病的徒增,小中风病人也在明显增多。薛洪利解释说,小中风主要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微小的血栓脱落后,随血流漂游而堵塞血管,使血流量降低,甚至断流,局部脑组织缺血。后因栓子的自动溶解,或痉挛的血管经自动调节而扩展,血流量又正常。干涸的脑区又得“甘露”滋润而恢复生机。

小中风常给人一种有惊无险的错觉,但它却隐藏着两种危险:一是可反复发作,且症状、体征多样,或运动障碍,或感觉异常,或幻视,或眩晕,或乏力,或猝倒……但都是一过性、短暂性、轻微的;二是有一部分小中风可升格为大中风。

据报道,完全性卒中病人大多数都有小中风病史。小中风病人在初次发作后4个月内将有20%左右的病人发生大中风。未经治疗的小中风,将有1/3的发生大中风,且其一半在一年内发生。可见小中风绝不是光打雷不下雨,而常是暴风骤雨的前奏,不可掉以轻心。现在治疗小中风的药物众多,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为此,薛洪利提示,面对小中风,一是既不要无所谓,也不要草木皆兵,心理要平静;二是预防重于治疗,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戒烟忌酒,少盐少脂少糖,多喝水多吃瓜菜。若已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就应积极治疗,堵住病源,疏通血脉,改善循环,保护脑细胞。

薛洪利指出,脑卒中的高发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工作压力不断加大有关。现在很多人吃得多,动得少,再加上平日工作压力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些都是导致中青年脑卒中发病率上升的原因。

脑卒中的预防要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为基础,严控“三高”,因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平日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要通过降压药、低盐饮食等将血压逐渐降至140/90mmHg以下。对已有高血压的病人,每日要多量几次血压,及时调整降压药物,保持血压平稳。对血压不高但血脂高,血液黏滞度升高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凝血和活血的药物,保持血流通畅。

2.防治糖尿病:糖尿病为脑卒中常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不仅可以诱导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还可通过多个途径使血栓、栓塞的危险性增加。

3.保持情绪稳定:平衡心理,保持乐观,消除过分的喜悦、愤怒、焦虑、悲伤、恐惧及惊吓等因素,学会自我控制,做情绪的主人。

4.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证良好的睡眠,保证大小便通畅,防止便秘

5.严禁吸烟,少喝酒:吸烟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见于长期吸烟者,其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6倍,戒烟后脑卒中的危险性可减少50%;过度饮酒者发生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比不喝酒者高3倍。一项研究显示,适量的饮酒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而过度饮酒可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所以白酒每日不能超过1两。

6.坚持体育锻炼:对喜欢晨练的人们,不要起得太早,因为在早晨到上午10时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高峰,可以在下午锻炼身体。

7.饮食要平衡、清淡,要多样化:多食蔬菜、水果,少吃动物油、糖、盐。控制体重。及时补充水分,每天不少于6杯水。

9.注意气候变化:注意天气预报,及早添加衣服。不要等感觉冷了再加衣服,为时已晚。

合理饮食也可以预防中风,大家可以多吃以下食物,都对预防中风很有帮助。

常吃含叶酸食物:人体血中同型半胱氨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最终引起中风。而叶酸则是同型半胱氨酸的克星。富含叶酸的食物有:菠菜、西兰花、白菜等绿色蔬菜及动物肝脏;此外,还有大豆、豇豆、蚕豆等豆类以及淡红色的小虾、小沙丁鱼。

常吃鱼:营养学家发现,每天摄鱼量大于100克的人群中,其冠心病和中风的死亡率比不吃鱼的人群低50%。鱼类中,以沙丁鱼、鲐鱼、青鱼最好,建议每周吃2~3次鱼产品,特别是深海鱼。

常喝牛奶和红茶:研究发现,每天喝500毫升牛奶的人,中风发病率为3.7%;从不喝牛奶的人,中风发病率为7.9%;而每天喝5杯以上红茶的男性,比每天喝不到3杯红茶者中风的发病率低69%。红茶所含类黄酮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还能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

常吃高钾食物:每天吃1~2支香蕉可使中风发病率降低40%。营养专家认为,每天吃一个土豆,能大大减少中风的危险。

记者李文慧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