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脑中风来袭

发布日期:2014-11-02 06:45:24 浏览次数:1595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中风病防治重点研究室主任孙景波:

我国脑中风致残率可达30%,如果是脑出血中风,致残率将近70%。在我国,2/3的脑中风人群会复发,几乎是西方的一倍。对脑中风缺乏预防意识、未能及时治疗等,是脑中风致残率和复发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广东省中医院神经一科主任医师郭建文:

春季是脑中风容易发生的季节。春季气温忽高忽低,导致病人血压波动较大。在降温时,人体外周血管会收缩,心脏负荷增加,增加了脑出血和脑梗死发作的机会。

大多数人发生中风之前,会出现一些典型先兆,临床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如果及时发现“小中风”并就医,就能将中风“扼杀于萌芽状态”,减少发生偏瘫甚至死亡的危险。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教授林兴栋:

服用安宫牛黄丸前,必须问清楚患者的症状体征,并非所有中风病人都能服用安宫牛黄丸。

如果中风发生时出现突然意识障碍、偏瘫,同时伴有烦躁不安、面红身热、口臭、大便秘结、舌苔黄腻等邪热内闭之象,此时用安宫牛黄丸正好对症,给患者清热解毒,同时还能促醒开窍。

4月8日,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因脑中风逝世。“铁娘子”的离世让脑中风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每6秒就有一人死于脑中风(又称为“脑卒中”)。脑中风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致残和致死疾病。据卫生部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目前有脑血管病患者700万,每年新发病人250万,年死亡人数120万,形势非常严峻。

1

中风预防篇

春寒反复,脑中风高发

通常我们说的脑中风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即一个是脑血管被堵塞,一个是脑血管破裂。其中又以脑梗死最为常见,大约占脑中风的80%。

春季是脑中风容易发生的季节。广东省中医院神经一科主任医师郭建文说,春季气温忽高忽低,导致病人血压波动较大。在降温时,人体外周血管会收缩,心脏负荷增加,增加了脑出血和脑梗死发作的机会。当天气转暖后,尤其剧烈活动后,不能及时补充水分,或因工作生活节奏紧张,顾不上饮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及血压上升,容易形成血栓,也会增加中风发作的机会。

此外,春季气温变化无常,很容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而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气喘,都会加重原有脑血管疾病的病情,或导致脑中风的发作。

脑中风年轻化,预防重于治疗

神经科专家指出,现在脑中风的发生越来越年轻化,由于生活方式、工作压力、激烈竞争、情绪紧张等因素,现在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发生脑中风。虽然年轻人治疗恢复快,但其复发率更高,稍不注意的时候就容易发作。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来说,疾病的预防更重于治疗。因此专家强调,中青年及老年人都应该积极预防脑中风的发生。

近年来,欧美国家的中风发病率正在逐年降低,而我国却在逐年上升。对这一现象,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中风病防治重点研究室孙景波主任介绍说,我国脑中风致残率可达30%,如果是脑出血中风,致残率将近70%。在我国,2/3的脑中风人群会复发,几乎是西方的一倍。对脑中风缺乏预防意识、未能及时治疗等,是脑中风致残率和复发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小中风”不容忽视,应及时就医

大多数人发生中风之前,会出现一些典型先兆,临床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如果及时发现“小中风”并就医,就能将中风“扼杀于萌芽状态”,减少发生偏瘫甚至死亡的危险。

郭建文主任介绍,“小中风”发生时,往往会有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一过性的昏厥、半身麻木、视力模糊等不适,持续3-5分钟或十几分钟后,通常会自行缓解,而且,这些症状会反复发作。这是中风的预警信号,可大多数人对此并不重视,以为只是“疲劳”或者“没有睡好”等原因所致。

专家强调,年龄超过40岁,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中风高危因素,家族里有中风患者的,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要高度考虑“小中风”发作的可能——

①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无力、口角歪斜、流口水。

②突然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讲话。

③短暂性视力障碍,一过性黑蒙

④突然眩晕,站立不能,或晕厥,数秒至数分钟后好转。

⑤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症状逐渐加重呈持续性或伴恶心呕吐

以上症状出现就足以说明脑血管的病损程度已达到危险的边缘,应该及时就医,以免发生大中风。

10秒钟识别中风,抓紧急救黄金3小时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推出的“10秒钟识别中风(FAST)”是公认识别中风的一个有效方法,可以识别90%的中风病例。

Face(脸):患者脸部一侧可能发生面瘫,无法微笑,嘴巴或眼睛下垂。

Arm(手臂):疑似中风患者无法顺利举起单手或双手,或者单手或双手无力、麻木而动弹不得。

Speech(说话):患者无法流利对答或说话含糊不清,尽管处于清醒状态,却无法说话。

Time(时间):如果发现上述三条中的一条或多条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一旦发生脑中风,应该尽快送患者到医院急救。医生强调,在脑中风发作后,时间就是生命,3小时内(黄金时间)送到医院急救,可以尽量减少脑损伤。当中风发生超过24小时,脑部损伤已不可逆。所以,对于中风患者,及时服用适当的急救药物并送到医院进行急救非常重要。

2

中风急救篇

中风急救,安宫牛黄丸是一宝

素来中药有“急救三宝”,即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其中,要数安宫牛黄丸“独领风骚”。它出自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我国传统药物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之一,自古以来就有“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的美称。

曾经,在老百姓中甚至流传这么一种说法:“中风之后,服用安宫牛黄丸,有起死回生之效。”很多人都认为安宫牛黄丸是救命之药,可以开窍醒脑,将其珍藏家中,以备急用。

究竟安宫牛黄丸有什么功效,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呢?

中风,看清“征兆”再吃药

安宫牛黄丸由牛黄、麝香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功效,属于中药里的凉开之剂,常用于治疗中风急性期,临床口碑一直不错。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教授林兴栋说,服用安宫牛黄丸前,必须问清楚患者的症状体征,并非所有中风病人都能服用安宫牛黄丸的。

中风有多种表现,按照中医的说法,如果中风发生时出现突然意识障碍、偏瘫,同时伴有烦躁不安、面红身热、口臭、大便秘结、舌苔黄腻等邪热内闭之象,此时用安宫牛黄丸正好对症,给患者清热解毒,同时还能促醒开窍。

而如果患者中风出现面色苍白、静卧不烦、舌苔白腻,这种情况属于寒痰阻窍,患者需要服用苏合香丸;如患者出现大汗淋漓、四肢冰冷者,更要避免使用安宫牛黄丸。

家有中风病人,不妨备用

安宫牛黄丸具有促醒开窍的作用,在广东,家里有上年纪的老年人,总要备几颗安宫牛黄丸,因为流传着一种说法“中风之后,服用安宫牛黄丸,有起死回生之效”。那么,是否要把安宫牛黄丸当作为家庭常备药呢?

林兴栋教授称,在医院里,安宫牛黄丸主要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伴有意识障碍的中风、脑外伤高热神昏惊厥以及全身疾病引起的脑病,如肺性脑病肝性脑病等,且多用于危重病人,如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初次或再次中风)病人、车祸导致的严重的脑外伤病人,等等。所以,对于家里有中风病人的,可以备上一两丸,毕竟可急用。

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是否把安宫牛黄丸作为家庭常备药应该根据自身需求来衡量,主要原因有三:1、知名厂家的产品价格较高,普通家庭难以承受;2、药品都存在保质期,一旦久存过期就不建议使用;3、该药属性寒凉,对脾胃虚寒者尤应慎用。因此,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

安宫牛黄丸过期警示篇

过期安宫牛黄丸,不建议使用

安宫牛黄丸在市面上的价格相差很大,不少人迷信“安宫牛黄丸越老越好”,甚至曾经在网上有人把1993年以前生产的安宫牛黄丸炒到了十几万元一丸。在药店里我们发现,市面上多数安宫牛黄丸售价为百来元一丸,如白云山中一牌安宫牛黄丸售价仅156元/盒(2丸)。而在医院里,有些病人常常会询问医生:“家里的安宫牛黄丸久存过期了,又舍不得扔,到底能不能服用?”究竟安宫牛黄丸是不是“越老越好”呢?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中风病防治重点研究室主任孙景波说:“在日常接诊的病人中,也有部分的病人对过期安宫牛黄丸提出疑问。虽然中成药的蜡壳有很好的密封性,但是安宫牛黄丸的主要成分麝香、冰片等具有挥发性,过期后药效也会逐渐散失,如1993年前生产的安宫牛黄丸就很难说是否还有药效了,因此不建议患者使用了。”

“药品都有保质期,药店出售的安宫牛黄丸上均标明保质期为5年。虽然该药经过严密蜡封,但过期的药物,医生通常是不建议使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林兴栋教授说。

广东省中医院神经一科主任医师郭建文认为,“药品的保质期是经过科学实验确定下来的,如果过了保质期则无法判断里面的有效成分是否已经挥发,药效是否已经散失,因此不建议患者服用。”

另外,具有多年医药行业从业经验的金康药房营运总监涂可斌告诉记者:“和西药一样,中药同样有保质期,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也是为用药安全着想。一般来说,用蜡丸封制的安宫牛黄丸,一般在三年内使用效果最好。有些企业为了减少运输等原因造成的破损,在蜡壳外增加一层塑壳,保存更好,但我们还是建议在保质期内使用为好。”

可见,安宫牛黄丸并不是越老越好,过期的安宫牛黄丸,不建议服用。

华章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当心,脑中风来袭!》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业务联系电话:020-87133589、87133588)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