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强硬的人更易中风
□记者林辉
阅读提示
上周,驰骋政坛多年的英国前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因中风(即脑卒中)离世的消息引发媒体争相报道。细心的网友发现智利前军政府独裁首脑皮诺切特、以色列前总理沙龙、柬埔寨前红色高棉国家主席乔森潘、朝鲜前领导人金正日等都曾罹患中风,貌似个性强硬的人更容易得此病。
我省心血管专家说,中风发生跟个性是否强硬无关,但在有基础病的前提下,情绪波动是中风的一个诱因。
A
情绪激动是中风诱因
“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但在中风的诱发因素中,情绪激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诱因。”郑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主任开芸说,人从出生开始,血管就像管道一样开始长“垃圾”,管壁增厚变硬,导致血管逐渐狭窄,到一定年龄就可能开始阻塞,这是动脉硬化的过程,也是引发中风的主要病因,“如果情绪激动,血管在做‘体操’,一旦斑块破裂脱落堵住心脑血管,就会导致中风危及生命”。
“调查发现,平时容易激动、经常或长期处于紧张劳累状态的人,同性格开朗、理智、修养良好的人比较,患脑中风的危险度要高出4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二病区主任王永霞说,中老年朋友尤其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要特别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切忌狂喜、暴怒、悲伤、恐惧,也尽量不要打乱自己平时的生活作息。
B
中风后前6小时是治疗黄金期
很多人都知道,心肌梗塞和中风一样,发作后致死致残率很高。但是中风发作时没有剧烈的疼痛,容易被忽略。
“脑卒中发作时,往往伴随偏盲、一过性失明、一过性肢体麻木、手脚无力、口眼歪斜、言语不清,严重时会突然昏迷,不省人事。”王永霞说,出现这些症状时,很多老人不以为意,等到子女下班回家,发现不对劲,把老人送到医院时,早已过了6小时最佳抢救时间,因缺血而受损的脑细胞再也无法恢复,最终造成偏瘫等残疾。
王永霞说,脑卒中发生时脑部供血受阻,一部分脑组织会缺血缺氧,若在4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这部分脑细胞可完全恢复,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如果在6小时内疏通血管,缺血血管附近的半暗带可大部分恢复,会大大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C
戒烟限酒控制高危因素
“只要吸烟,40岁以后血管基本都有问题,动脉硬化、斑块脱落、脑梗塞、中风都有可能发生。”开芸说,中风的高发率和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的不良饮食习惯也有很大关系,“所以,从现在起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锻炼身体,远离香烟和酒精,多吃水果蔬菜,合理膳食”。
开芸说,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40岁、女性60岁,只要血管出现毛糙,动脉硬化就已启动,容易诱发中风。
“当感觉记忆力减退或者突然出现头晕、手麻、眼底发黑、胳膊不能动弹等症状时,就要给自己敲响警钟,这些也许就是中风的前兆。”开芸说,定期检查、按时吃药、及时就诊才能减少危险的发生,建议40岁之后定期做血脂、血糖、血压的检查。
线索提供谢谨何世桢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