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山大易中风 金领高管成高危人群
彭英认为,调查结果和临床感觉基本相吻合。近年来,脑中风病人日益增多,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40~50岁年龄组的患者比例不断提高。“很多中壮年都市人群开始逐渐在乎肥胖、高血压对身体的危害,却忽视了心理压力对健康的威胁,也从来不知道压力会导致中风。”彭英表示,现在中国的中壮年人群,普遍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其中最明显的有两种:生活压力,如住房、医疗、小孩上学、物价上涨、夫妻关系等;工作压力,如升职、调薪、加班、熬夜、过多应酬、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等。
“虽然我国暂时还没有心理压力与中风关系的大型调查研究报道,但在西方国家已多见类似结论。临床也发现,大多数早早中风者皆为劳心劳力、生活和工作‘负重累累’者。”彭英表示,长期的心理压力,可造成失眠、情绪波动、血压升高、内分泌失调,从而带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致中风。
心理压力大、患基础病导致中风高发
我国是全球中风第一大国,其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恶性肿瘤,位居第二。不仅如此,中风在我国还呈现出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
“不少人有疑问,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的大环境下,为什么中风现象反而只多不少?”彭英解释,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单一或多处脑血管损害所导致的暂时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它分为缺血性中风(血管阻塞)和出血性中风(血管破裂)。
“目前,我们临床上常见的中风主要是缺血性,约占中风病人的七八成。中风直接与生活习惯、饮食方式、多种都市化疾病息息相关。”专家表示,很多危险因素都可能刺激其突然来临。
“诱因包括心理压力及情绪波动、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烟酒嗜好、肥胖、不良生活方式等,而这些因素的增多都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分不开。”彭英表示。
预防:中壮年应从调整心态、生活习惯入手
专家指出,一旦真正步入老年,很多人都意识到要防止中风发生,所以老人们的预防“功课”做得比中壮年扎实多了。“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很多老人都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会配合医生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反而是年轻人,自认为中风这类疾病不会跟自己沾边,所以肆无忌惮挥霍健康资本。”彭英说。
中壮年人群如何才能远离中风威胁?彭英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老外为何天天喝咖啡 喝咖啡的9大惊人神效职场多发肠胃病 食疗+按摩助你秋冬护肠胃[图]秋吃萝卜防癌养胃 吃萝卜有4大忌[图]海南槟榔应开发药用 能一定程度抑制艾滋病病毒...早餐吃不对会昏昏欲睡 早餐第一口怎么吃狂吃肉和蛋会导致贫血 5个小习惯让你远离贫血太甜太咸会缺钙!饮食太重口 当心14种疾病世界脑卒中日:如何识别中风 谨记“FAST字诀”...“瓜”到病除!黄瓜的4种新吃法 美味又祛病如何摆脱糖尿病困扰?每天啃一根胡萝卜[图]一分钟可自测骨质疏松的风险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村民牛羊粪泡水治癌调查:太穷无法负担医药费地沟油真面目:常吃地沟油会致癌 4危害你知多...造谣!经期洗头会致宫颈癌 教你如何健康洗头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