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哮喘
只要能够合理的规范地长期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够使哮喘症状得到理想的控制,减少复发乃至不发作,与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吸入疗法是达到较好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哮喘患者的教育和管理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灵活多样的、为患者及其家属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系统教育,提高积极治疗的主动性,提高用药的依从性,才能保证疗效。对哮喘患者进行长期系统管理,包括以下部分:
(4)真菌引起的哮喘:链格孢属、支孢霉属真菌。现强调脱敏治疗应从早期开始进行,它可以抑制已形成的变应原过敏状态的进一步发展外,还能阻止机体对其他变应原过敏的形成。脱敏治疗之前应进行特异性诊断试验,以明确机体对什么过敏,以及过敏的强度,特异性诊断试验包括皮肤试验、变应原支气管激发试验、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测定等方法,现多采用皮肤挑刺试验。脱敏治疗包括两个阶段:递增阶段和维持阶段。递增阶段是一个逐渐增加变应原浓度的过程,目的是在减少机体反应性同时,使IgE介导的不良反应降低到最小程度。维持阶段的时间至少需要3~5年。
4.哮喘的长期管理计划哮喘的长期管理是哮喘防治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治疗时间长,而且大部分时间在家中治疗,因而对患儿进行病情的随访、监控,及时接受患儿及家长的咨询,对于控制疾病尤为重要。
(1)哮喘的长期管理计划:包括以下6个部分: ①教育病人与医生发展成伙伴关系。 ②尽可能应用肺功能评估和监测哮喘的症状的严重程度。 ③避免和控制哮喘的触发因素。 ④建立长期管理计划。 ⑤建立哮喘发作时的计划。 ⑥提供定期的随访。
(2)哮喘长期管理的目标: ①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 ②防止哮喘的发作。 ③最低限度(理想是不需要)应用快速缓解药β2激动药治疗。 ④不需要再上急诊或住院。 ⑤维持正常的活动水平,包括运动。 ⑥尽可能地维持肺功能的正常。 ⑦最少的(或无)药物副作用。
(二)预后哮喘的转归和预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正确的治疗方案有关。多数患者经过积极系统的治疗后,能够达到长期稳定。尤其是儿童哮喘,通过积极而规范的治疗后,临床控制率可达95%。青春期后超过50%的患者完全缓解,无需用药治疗。个别病情重,气道反应性增高明显,或合并有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治疗相对困难。个别病人长期反复发作,易发展为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最终导致呼吸衰竭。从临床的角度来看,不规范和不积极的治疗,使哮喘长期反复发作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前一页[1][2][3][4]
来源网址